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2020單休清明節怎麼放假 2020清明節放假安排

資訊1.63W

導語:4月4號星期六就是清明節了,隨著清明節得得得臨近,關於清明節放假時間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熱點。對於大部分的人們來說,清明節放假三天是沒有懸念的,但是有一部分人,他們沒有雙休,只有單休,在原本的週六他們也是要上班的,那麼2020單休清明節怎麼放假?來看看2020清明節放假安排你就知道了。

 2020單休清明節怎麼放假 

2020單休清明節怎麼放假 2020清明節放假安排

2020單休清明節怎麼放假 

根據《勞動法》第四十條的規定,每逢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中秋、國慶等法律、法規規定的法定休假節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所以,企業單休2020清明節放假時間為:4月4日(星期六)至4月6日(星期一)放假補休,共放假3天。如果清明節只放假2天,屬於節假日加班,企業應以調休,無法安排調休的應當算加班費,標準是平時工資兩倍計算。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2020清明節放假安排

2020清明節從4月4日(星期六)至4月6日(星期一)放假調休,共3天。

2020年清明節是4月6號,星期六,農曆三月十二。清明節高速的免費時間是4月4號0時到4月6日34時。根據相關政策,全國高速公路對七座(含七座)及七座以下的小型客車實施免費通行的政策。

清明節源於上巳、清明(節氣)與寒食

清明節的源頭至少有上巳、清明(節氣)與寒食三種。唐代之前,寒食、上巳和清明節氣是時間、主題不同的節日(節氣)。如前所述,起源於周朝的上巳,作為一個獨立的節俗,到了宋代逐漸式微。但是其春日踏青、遊玩的內容卻融入後世的清明節俗中:源於春秋時代的“清明”節氣不但為後來的“清明”節俗貢獻了名字,它對物候的關注也成為清明節俗自然詩意的文化淵源;而最早出現在兩漢時候、太原一帶的地區性節俗的寒食節,禁火、祭把的節俗內容更是清明節的重要基礎。正是因為這三種文化源頭,今日的清明節才具有了踏青、掃墓和農忙前動員的綜合內容。我們再從空間上回顧一下清明節的形成軌跡。各種典籍都表明,山西晉地與清明節的關係非常密切,上已與清明節氣的起源點氣的起源點只能籠統地得知在黃河流域,但是作為清明節俗中最重要、最基礎的寒食節則具體起源於晉地。“介子推說”、“分野說”都將晉地視為寒食節的“原邏輯”起點。歷史典籍顯示,兩漢時期,流行於晉地的寒食節,到了南朝時,已經擴散到了荊楚地區,變成了全國性的一般風俗。

2020單休清明節怎麼放假 2020清明節放假安排 第2張

清明節

清明節形成的歷史

關於清明節俗的正式形成時間,現在一般認為,唐代是重要的時間節點。唐代清明節的正式形成,大致可以表述為以下三個歷程:

首先,清明節在唐代的正式形成要歸於官方對寒食節掃墓的正式認同。在唐之前,不見將清明當成獨立節俗的文獻典籍。清人毛奇齡《辨定祭禮通俗譜》卷二說:“太初以前,清明未顯,焉得有清明上墓之事?惟寒食上墓則六朝、初唐早有之,如李山甫、沈佳期寒食詩皆有‘九原’、‘報親”諸語,全不始開元二十年之救。.蓋寒食上墓前此所有,而開元則始著為令耳。”由此可見。早在清明節正式形成之前,在六朝、初唐時期人們在寒食節進行墓祭的習俗已經非常盛行。唐玄宗開元二十年(732)四月.朝廷首次將流行於民間的寒食掃墓習俗正式定為一個日期固定的儀制。《唐會要》卷二十三記救文如下:”寒食上墓,禮經無文,代世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既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用拜掃禮於瑩南門外莫祭,撤撰訖,泣辭,食徐於他所,不得作樂。仍編入禮典,永為常式。”

其次,“寒食通清明”的長假,為清明節獨立形成提供了時間。

在傳統的宗族社會中,回鄉祭把先人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很多官員在寒食期間回鄉掃墓,因為路途遙遠、時間緊湊而耽誤公務。因此,到了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時開始,朝廷決定寒食連著清明放假。《唐會要》卷八十二記道:“大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效:白今以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日僧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也記道:“寒食。從前以來準式賜七日假。”這樣,寒食清明終於成為唐代假期最長的節日。假期是一個節日正式形成的重要基礎。

2020單休清明節怎麼放假 2020清明節放假安排 第3張

清明

唐代的寒食清明假期之長在眾節日中伉居第一。長達七天的假期,使得人們有了更寬裕的時間來安排各種活動。至少在唐代,寒食清明節舉行禁火、掃墓、郊遊子項活動已經基本成為全國性的固定內容;上巳、寒食、清明都是在春季野外進行的節日,因此,唐代的春天是一個屬於節日的季節:上巳的生殖狂歡,寒食的郊野墓祭,清明的物候關注,它們的共同焦點都集中在象徵著生命輪迴擅遞的大自然上。因此,人們在春天微配的空氣中感受著四季的輪迴,進行著迎送生命的儀式,以各種物質快樂和遊藝活動來彰顯生命的價值。由於寒食與清明節氣時間上的鄰近,加之寒食禁火、清明取火兩個儀式之間的銜接,自唐代時起,寒食節自然而然與清明混為一體,即“寒食通清明”。由此,在人們心中,寒食節與清明節逐漸成為可以互相併稱的名詞。

最後,“燒紙到黃泉”是清明取代寒食的社會心理基礎。

為什麼從唐代起,寒食墓祭的習俗開始慢慢向清明日挪移了呢?應該說,這和隋唐清明日取“火”有莫大的關係。楊琳認為“清明標誌著寒食的結束,熱食的開始,是寒食節當中比較重要的一天,這種重要地位是它後來喧賓奪主並以它為名來涵蓋寒食節的原因之一”(《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庸人張籍“寒食家家送紙錢”的詩句表明,在唐代,給亡者送紙錢的習俗已經風行於世。而據王建在《寒食行》中的感慨,“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那得到黃泉”,能看出庸人大多相信,紙錢只有經過焚燒,才能送到黃泉親人的手中。因此,能用火焚燒紙錢,應該是越來越多的古人選擇清明節掃墓的重要原因。

想知道2020年清明節更多放假安排,請點選》》》》2020清明放假安排時間表

想了解更2020年的放假安排請移步》》》》2020年放假安排時間表(官方版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