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爲什麼不去人工消除颱風 人類爲什麼不能阻止颱風

導讀:我國每年都會來好幾個颱風,尤其是七月、八月和九月。颱風的破壞力主要包括強風、暴雨和風暴潮,每次一個颱風的登陸都會造成一定的損失。尤其是超強颱風來襲,影響還會更大。既然颱風這麼厲害,那爲什麼我們不去人工消除颱風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了解。

爲什麼不去人工消除颱風

爲什麼不去人工消除颱風 人類爲什麼不能阻止颱風

颱風威力

因爲颱風威力巨大,就算向颱風眼投放核彈也無濟於事。其實歷史上,還真有不少控制檯風的想法和嘗試。

1、武力征服颱風:簡單粗暴然並卵

20世紀40年代,就有人提出過用軍艦消滅颱風的計劃,認爲用大量的軍艦圍住颱風,採取“萬炮齊轟”的戰術,颱風也許會乖乖地繳械投降。但有句詩說得好,抽刀斷水水更流。空氣和水相似,都是流體,颱風就是空氣運動中的一種渦旋,它發展的能量主要是來自熱帶海洋的暖溼空氣。靠飛機大炮圍攻颱風,聽起來簡單粗暴,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2、往颱風眼裏扔原子彈:蚍蜉撼大樹

在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後,核武器的巨大威力燃起了一些人征服颱風的希望,他們想象如果將原子彈送入颱風中心引爆,將可能把颱風炸燬。

颱風的能量主要來自於水蒸氣凝結釋放的熱量,其實颱風就是自然界中的巨型蒸汽機,它蘊含的能量非常驚人。一個颱風的能量相當於成百上千顆原子彈,投放幾個原子彈,屬於蚍蜉撼大樹。另外,原子彈造成的核輻射和核污染怎麼辦?姑且不說能不能開心吃海鮮,要是以後一來臺風就放原子彈,想想當年日本311大地震核泄漏,全國人民是不是又要瘋狂搶鹽了?

3、捲雲計劃:傳說中慘遭颶風報復的實驗

1946年,曾獲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歐文·朗繆爾提出,用飛機在臺風適當部位大量播撒碘化銀等催化劑,使颱風內部能量重新分佈,以減弱颱風的風速。他說服了美國通用、美國陸軍通信兵、美國空軍和美國海軍,1947年合作進行第一個人工影響颶風的實驗——“捲雲計劃”。但結果是,受人工影響,原本正在遠離美國大陸的颶風突然轉頭向西,並在佐治亞州和南卡羅來納州登陸,釀成了巨大災禍,引起公衆強烈不滿。

由於時間久遠,看不到當時的大形勢,不好判斷掉頭向西是環境場的變化,還是什麼其他原因。好比給病人吃了一味安慰劑,不起任何效果,結果病人突然去世了,這個事情怨到安慰劑頭上,顯然是冤枉。個人以爲還是環境場的調整導致了颱風路徑的變化。

4、狂飆計劃:目前爲止人工影響颱風最有效的一種方法

1963年,美國進一步實行“狂飆計劃”。試驗人員根據“角動量守恆定律”,用飛機在臺風的不同部位撒播碘化銀、乾冰、尿素、水滴等催化劑,結果使颱風眼區擴大了6-7倍,眼區周圍風速也隨之減弱。1969年8月18日,美國對“黛比”颶風的試驗效果更爲顯著,撒播催化劑後,最大風速由50米/秒降到35米/秒,減少了30%。

在隨後21年裏,“狂飆計劃”追蹤超過15個颶風,並對4個颶風嘗試雲種播撒試驗。但是沒法證明這個計劃幾次所謂成功干擾颶風強度的播撒試驗,是不是正好碰到颶風自身演變。最後,不得不承認其無論是雲物理學還是統計學上都是不可靠的。1983年“狂飆計劃”被正式叫停,不過它留下很多寶貴的觀測資料設備和八卦故事供後來的研究者反覆引用。

這應該是目前爲止人工影響颱風最有效的一種方法。簡單來說,就是讓颱風“內訌”、“權力分散”,能量無法集中在臺風中心附近,從而削弱颱風,或抑制其發展加強。這個“狂飆計劃”就是通過在最大風速區半徑以外的地方,播散催化劑,促進颱風眼壁以外的對流發展,相當於把颱風核心區域的加熱分散,從而削減或抑制颱風發展。

但也有科學家認爲,颱風強度的自然變率和播散實驗的變率在量級上是相當的,因此不能完全肯定,該實驗當中颱風強度減弱30%完全是人工影響導致。

控制檯風,乃至控制天氣,在目前的科學水平下還無法實現,但這些想法和實驗,勇氣可嘉。換個角度來說,颱風的風雨未必都是災害,有時也是一種資源,給乾旱少雨區帶來水資源、沿海地區風力發電等等。相比削弱颱風、控制檯風,如何去更有效地利用颱風的風雨資源,實現趨利避害,同樣值得研究和應用。

爲什麼不去人工消除颱風 人類爲什麼不能阻止颱風 第2張

控制檯風

一個颱風的能量等於多少個原子彈?

原子彈的能量一般採用TNT當量來折算,一千克TNT爆炸時產生的能量約4190千焦。1945年投放在廣島的原子彈摺合14000噸TNT,產生的能量約5.87*1010千焦。水蒸汽凝結爲液態水釋放的潛熱爲2500.8焦耳/克。颱風有1千克的降水,相當於釋放了2500.8千焦的能量。假設臺風中心半徑附近100公里以內均出現了50毫米的暴雨(實際上可能還會有大暴雨、特大暴雨),降雨均勻灑在圓形面積上,大約每小時2毫米降雨折算爲6.28*1010千克的水,對應1.57*1014千焦能量,也就是颱風每小時釋放的熱量對應2600多顆廣島原子彈爆炸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