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2020年清明時間:2020清明是幾月幾號

資訊2.01W

導語:每年氣溫回暖,春花開遍的時候,清明也如期而至了。這個節氣在我國曆史悠久,也是現在唯一一個既是節氣又是節氣的特殊日子。每年清明祭祖踏青,是傳統,還有清明節假期着實讓人惦記。下面就來看看2020年清明時間:2020清明是幾月幾號吧!

2020年清明時間:2020清明是幾月幾號

2020年清明時間:2020清明是幾月幾號

2020年清明時間

 2020年清明時間:2020年04月04日 星期六

公曆每年4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爲清明。

 清明節氣候應

桐始華—桐樹對自然界氣候規律性變化的反應,特別是對節氣變化的反應比較突出,每年清明節氣時,桐樹就開始開花。人們經過觀察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桐樹好像知道年月日。每到閏年一枝生十三葉,平年生十二葉。

所以,“桐始華”成爲清明節氣一候的候應。

田鼠化爲鴛—鴛,鵪也,鶉屬,是一種候鳥,春季在農田間活動。由於在清明節前後農事較忙,人們在田間多見駕,而看不見田鼠。還以爲駕是田鼠所化,所以“田鼠化爲駕”成爲了清明節氣二候的應候。其實田鼠不可能化N"這一候應屬於古人的觀察錯誤。

虹始見—每年到清明節氣時,陰天天氣過後就會出現虹。所謂虹。是陽光射入水滴經摺射、反射、衍射而形成在雨幕或霧上的彩色或白色圓弧。因爲它對節氣變化的反應比較突出,所以“虹始見”成爲清明節氣三候的候應。

虹的出現。有時在東方,有時在西方。有時在北方,人們經過長期的觀察得出這樣一句諺語:“北虹出不下雨。

出了南虹發大水”,這就說出了南虹預示着天要下大雨的氣候現象。當然因爲地區差異,有的地方不一定是這樣的。

2020年清明時間:2020清明是幾月幾號 第2張

清明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的祭祖習俗

清明是掃墓祭祖的重要日子,節氣裏大地回春,柳綠花紅,正是郊遊踏青、賞春探春的時光。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季節裏,伴隨着清明節日的到來,其間多有節日文化相伴。清明節郊遊嬉戲的習慣,早在唐朝就已經形成,與踏青郊遊相伴相生的還有盪鞦韆、拔河、採百草、放風箏. 蹴鞠、打馬球、插柳、植樹等節日風俗。祭祖掃墓和踏青遊玩,構成後世清明節並行不悖的兩個組成部分。如果說清明節因祭祖掃墓而凸顯出它的節日品格,那麼郊遊踏青就可以從另外一個層面,展示清明節的節日文化。下面就讓我們看看伴隨郊遊踏青而產生的清明節的節日文化。

清明節的踏青習俗

清明,是個踏青的好季節。考察一下唐代的寒食節,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關於踏青郊遊和與之相關的各種節日遊戲活動的記載。說起在寒食節形成這種踏青郊遊的習俗,實在是合情合理。

試想在那個春光明媚的節氣裏,一掃寒冬帶來的涼意,萬物復甦,芳草青青,怎能不讓那些在郊外祭掃完先人墓碑的人們流連徘徊?加之唐時寒食節是有“休假”規定的,這樣一個又有充裕時間,又有合適場所、節氣的出遊機會,相信人們自然不會虛度吧。可隨着這種掃墓完畢就在郊外踏青的行爲在全國的蔓延,唐王朝開始擔心那些人將掃墓看淡轉而趨向於出外遊玩,這顯然與最初引入這個節俗不符。

清明節的插柳習俗

插柳戴柳是清明的又一趣習,所以過去清明節又稱插柳節。插柳戴柳有多種形式,最常見的是將柳條插在門嵋上,婦女以戴柳作時令的點綴,孩子則用柳條編成帽子戴在頭上。因城裏的柳樹不是很多,所以人們往往是在踏青回來時折上幾枝柳條,或插或戴。《帝京景物略》中就記述了清明踏青遊人插柳的習俗。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爲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爲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爲柳條可以驅鬼,而稱之爲“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沽水濟度衆生。北魏賈思怒《齊民要術》裏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避邪了。

2020年清明時間:2020清明是幾月幾號 第3張

清明節氣

清明吃什麼

清明這日,各地還有一些食俗。通常,清明節早上吃雞蛋、單餅,喝麥仁、玉米仁或高粱米稀飯。

在農村,這天則常用小米飯、豆餅、乾飯餵馬、騾、牛、驢等大牲畜,以鎬賞其一年的辛勞,故有“打一千,罵一萬,清明節管頓飯”之說。

泉州清明節的食俗是吃“潤餅菜”和“清明餜”。

“潤餅菜”是以麪粉爲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或“擦餅”,再卷胡蘿蔔絲、肉絲、坷煎、芫萎等混鍋菜餚,即可食用,甜潤可口。

“清明稞”是以糯米、小麥、地瓜乾等碾粉作皮,包上糖豆沙餡,蒸制而成,香甜適口。清明節吃“潤餅菜”和“清明餜”,當爲古時寒食節食俗之遺風。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在清明節,老百姓所吃的食物具有特定的時節性,祭祖過後的食物更是具有獨特的文化含義。因此說,清明的飲食習俗包容着歷史的、地域的、民族的等方面的內涵。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爲一的關係,一些地方還保留着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

各地都有獨特的清明食物,如江南一帶清明時節有吃青糰子的習慣,而廣東各地則比較流行清明吃祭祖過後的燒豬肉。除此之外,廣東三大民系還各自習慣在清明節做些地方特色的食物。這些節日食物,不是注重祭祖所帶來的祈福心理,就是側重時令特色給人們帶來的保健作用。潮汕俗語“時節吃時果”的意思就是到了時令就該吃應時的果蔬。此時的果蔬及相應食物,不但味美,還有養生效果,如潮州人清明節吃樸籽稞,就有清熱祛火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