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惠生活 > 生活

元宵節的來歷和風俗 元宵節的由來簡介

生活2.23W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故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元宵節主要以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爲主。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游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元宵節的來歷和風俗 元宵節的由來簡介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爲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爲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此節日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等習俗,故也稱燈節。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稱爲“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