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元旦和除夕有什麼區別 除夕的相關說法

導語:元旦意味着每個人都在這同一起跑線上,向着明天快樂的未來前進。我國是有許多節日的,如元旦、除夕、春節等等。最近小編有些朋友想來好好了解一下,元旦和除夕有什麼區別?除夕的相關說法是什麼?下面請大家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閱讀一下吧。

元旦和除夕有什麼區別

元旦和除夕有什麼區別 除夕的相關說法

除夕

元旦是公曆新一年的第一天,除夕是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無論是除夕還是元旦對於中國人來說都是很有意義的節日,他們雖然說有很多的不同,但是他們的意義是很相近的,因此都是很值得慶祝的日子,家家戶戶也都會爲了慶祝除夕和元旦做很多的準備工作,比如說做一個大掃除,乾乾淨淨的迎接新年。

農曆的元旦原來是在春節這一天,他在中國古代有很悠久的歷史,所以,一開始人們並不買賬,但隨着國民政府規定在元旦期間放假,涉及到政府、官員、學校、商家等等,元旦開始被人們認同起來,並逐漸在民間推廣開來。但同時農曆的元旦,也改名叫“春節”了。就這樣元旦和春節都保留了下來,並且成爲中國的兩大節日。

元旦和除夕有什麼區別 除夕的相關說法 第2張

除夕圖

新年的含義

從比較普遍的一個說法來說新年是指新年的第一天,是世界的一個普遍的新的一年的開始。世界各國,特別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歷法,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定義的新年都是公元制紀年的1月1日,也就是我們說的“元旦”。我國現代將“元旦”稱爲公曆新年,將“春節”稱爲農曆新年。新年當日,人們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慶祝新年的到來。

新曆的確定其實是根據曆法來決定的,其實並不是人爲的。世界各國,特別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歷法。改曆法,在古代那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因爲古代都是農業立國的,而曆法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這是立國之本的大事情。

除夕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爲大年三十,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民間最爲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

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吃年夜飯、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貼窗花、燃爆竹、壓歲錢、祭祖、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元旦和除夕有什麼區別 除夕的相關說法 第3張

 新年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二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爲白麪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着“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着了,就能多掙錢。

舊時年夜飯就餐前,必須先要準備供品祭祀祖先。請祖靈之前,家庭成員和物品必須齊全,否則就是說人不團圓、財不完整。祖靈請來之後,供桌兩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佔用,意爲不能與祖先爭座位;不得吵鬧,更不準罵人,否則就是對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潑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澆奠與潑水;大祭祖靈時,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門外無主鬼魂聽到後,造成小孩夭折。正式進餐時,非常忌諱別人來打擾的,特別忌諱有人來串門,因爲這叫“踩年飯”,會使全家人不得安寧。

吃完年夜飯後,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全家歡聚一堂,圍爐而坐,敘舊話新,暢談美好的祝願,寄希望於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同時,要遵守一些守歲的禁忌,禁忌大聲喧譁,以免驚醒惡魔;禁忌照鏡子,以免見“惡魔”;禁忌將燈油潑地,倘若油味沖淡了酒味,“惡魔”便會醒來,導致禍害接踵而至;禁忌打碎器物,意味着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並放在祖案上數天,即可化解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