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夏季颱風是怎麼形成的 夏天台風是如何產生的

夏季颱風是怎麼形成的 夏天台風是如何產生的

夏季颱風

颱風發源於熱帶海面,那裏溫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發到了空中,形成一個低氣壓中心。隨着氣壓的變化和地球自身的運動,流入的空氣也旋轉起來,形成一個逆時針旋轉的空氣漩渦,這就是熱帶氣旋。只要氣溫不下降,這個熱帶氣旋就會越來越強大,最後形成了颱風。

地球自轉和公轉形成了分明的四季與白天黑夜,颱風的形成也與之有關。隨着地球的轉動,太陽的直射點在夏季時經過赤道移向北半球,這時,南半球海洋上的東南信風也會躍過赤道,變成北半球的西南季風。西南季風與本來就活動在北半球的東北信風相遇時,就會使空氣對流增加,造成波動和漩渦。

當空氣中的對流作用越來越強,旋渦不斷加深,四周空氣流動速度加快,風也就會越來越大,當風速到達或超過每秒17.2米時,颱風就形成了。

夏季颱風是怎麼形成的 夏天台風是如何產生的 第2張

颱風

歷史上颱風災害對經濟社會產生了巨大的破壞

元大德五年(1301年)記載:“七月初一,大風,屋瓦皆飛,海大溢,潮高四五丈,壞廬舍,漂沒人口一萬七千餘。”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亦記載:“八月三日,颶風、潮溢,居民溺死無算。驟雨連宵,浦潮相接,上海城內水高五尺多,鄉民船行田中,花豆皆腐,大疫。”可見,歷史上颱風多發生於農曆7月和8月。由於對臺風的防禦手段有限,一旦颱風發生,就會對城市建築、農業造成巨大破壞,威脅百姓生命財產安全,引發衍生的人畜病疫。

一些地方誌關於颱風的描述更加生動。《蘇州地方誌》中記載:“三國(吳)太平元年(256年),八月朔,大風拔木,太湖溢,平地水高8尺。唐長慶二年(822年)大雨,太湖溢,平地乘舟。唐長慶四年(824年)夏,太湖溢。”足見颱風登陸後的影響巨大,大風吹倒了樹木,攜帶的雨水使太湖水位上漲,原本平坦的地勢都可以泛舟了。

對於臨海的泉州,地方誌中這樣描述颱風:“弘治六年(1493年)七月初三日,泉州自卯至申時,風雨大作,揚沙走石,開元寺西塔葫蘆傾覆,折林木無數,城鋪粉堞頹十分之九,壞官私廬舍商舶民船不可勝計。”明確颱風的影響從早上五六點持續到下午四五點,帶來巨大的風雨,對宗教建築、城市商鋪、民舍、船舶都造成巨大的破壞。

夏季颱風是怎麼形成的 夏天台風是如何產生的 第3張

颱風圖片

5413號颱風艾達(Ida)

中心氣壓950百帕,臨近中心最大風速達45米/秒,風力超過12級。

1954年8月30日,5413號颱風在廣東湛江至海康一帶沿海登陸,風力超過12級。歷史上數一數二的橫掃粵西湛江的超強颱風,在臺風猛烈襲擊下整個湛江市突然變得一片狼藉,樹木全被大風颳倒,圍經170多釐米的大樹連根拔起,市區所有平房無一完整,T型鋼杆和水泥電杆被狂風颳倒、刮斷,氣象站氣象儀器被吹毀。市區建築盡遭破壞。據事後有人測算,颱風襲擊時最大風速大約達60米/秒。與此同時,沿海出現百年一遇的風暴潮災害,潮水位高達6米,浪高2至3米,海船亦被涌上岸。據不完全統計,在這次颱風中,廣東全省共死亡884人,傷2601人,損壞房屋70.18萬間,倒塌房屋20.93萬間。

0515(卡努)

中心最低氣壓945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風速5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