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短時強降雨形成的原因 短時強降雨出現的原因

導語:在我國,短時強降雨最活躍的區域主要在廣東、廣西、華南、海南的多數地區,平均每20天左右就會遭遇一次短時強降雨。那麼,大家知道短時強降雨形成的原因是什麼?短時強降雨出現的原因有哪些?接下去請大家收藏好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短時強降雨形成的原因

短時強降雨形成的原因 短時強降雨出現的原因

短時強降雨形成

形成的原因是夏季氣溫高、蒸發量大,大量水汽上升、遇冷凝結成雲;同時在高層較冷的空氣會下降,它們遇熱後繼續上升,由此循環,即可形成大片的積雨雲。積雨雲會產生短時強烈降水(即對流雨),有時伴有大風、雷暴、冰雹甚至龍捲風等惡劣天氣。

短時強降雨是強對流天氣的一類,中央氣象臺定義的短時強降水是指小時雨量≥20毫米,而暴雨的標準是24小時內降雨量50毫米以上。相比之下,短時強降水的“爆發力”強,易引發城市內澇和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災害。

從時間來看,我國短時強降雨主要發生在夏季(6-8月),其次爲5月、9月和4月。短時強降水的形成需要有足夠充分的水汽和非常強烈的上升運動。在夏季,尤其是南海夏季風、西南季風爆發之後,水汽條件逐漸轉好,爲短時強降水的多發提供了水汽基礎,因此,易受夏季風影響的中東部地區等地短時強降水比較活躍。同時夏季氣溫上升,在極不穩定的能量釋放中,多中小尺度的對流系統形成,這也是夏季短時強降雨增多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6-8月,夏季風影響的邊緣區域短時強降水天氣也顯著活躍,比如甘肅南部、陝西、山西、內蒙古中東部等地。這些地區的山洪、滑坡等災害也多集中在夏季,需要提高警惕,例如2010年的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就發生在8月份,最大小時降水量達77.33毫米。

短時強降雨形成的原因 短時強降雨出現的原因 第2張

短時強降雨

華南短時強降水最頻繁 最多可達一週一次

短時強降水天氣的分佈具有南部比北部活躍,東部比西部活躍,平原、谷地較相鄰的高原、山地活躍等特點。具體來看,短時強降水最活躍區域主要位於華南,廣東、廣西、海南大部地區平均每14至20天就會遭遇一次短時強降雨,最多的地方每6至7天就會有一次短時強降雨。

四川盆地西南部、西南地區東南部、黃淮東部、江淮、江西、浙江東部沿海、福建大部等地是短時強降水的次活躍區,大約每25至40天一次。北方短時強降水較活躍的地區,一般50至100天出現一次。

短時強降水午後16-17時最活躍 半夜也不少

一天當中,短時強降水最活躍的時段是午後16-17時。據胡嘯分析,這是因爲午後地面氣溫上升,大氣的上升運動更強熱,由於受熱不均,可能激發出一些熱對流,再加上天氣系統的影響,易導致短時強降水出現。大家在午後時段更要多加防範“急雨”。

此外,在午夜1-2時和早晨7-8時是短時強降水的兩個次峯值。在此提醒居住在山區等地質災害易發地區的公衆注意留意天氣預警、預報信息,防範夜雨致災。上班族也請關注天氣變化,及時防範短時強降水天氣對早高峯出行的不利影響。

短時強降雨形成的原因 短時強降雨出現的原因 第3張

短時強降雨天氣

短時強降雨天氣汽車出行貼士

1、短時強降雨天氣時,視線不清、地面溼滑等容易導致行車困難。駕駛人若發覺雨太大,應立即開啓示寬燈或防霧燈。遇到較強的暴風雨,再好的雨刷器也不能及時刮淨前擋風玻璃上的雨水,因此一定要降低車速,謹慎變道。

2、由於雨天打車的人較多,因此行車時儘量不要靠近人行道。遇到行人時,應提前減速慢行,多鳴笛,耐心避讓。因爲路上的行人在下雨天打傘、穿雨衣之後,視線、聽覺都會受到很大影響,稍不留意便會發生意外。

3、因雨天路面溼滑,若車速過快或強行超車,稍動方向盤就很容易造成車輪打滑。若前輪側滑,應將方向朝側滑的相反方向糾正;若後輪側滑,則要將方向朝側滑的相同方向糾正,這樣可降低事故機率。

4、密切留意水位,一是積水是否滯漫到車廂內的地板或排氣管,二是積水是否超過輪胎中線,若積水較深,超過以上兩個標準,則不可強行通過。當水漫進車裏,有繼續上漲的勢頭時,必須離開車輛,步行至地勢較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