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新聞

廣東雷州灣現30只中華白海豚 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

除了大熊貓,我國還有很多動物和大熊貓一樣稀有珍貴,其中,中華白海豚就是我國非常稀有的動物之一,具體有多珍貴呢?據說,它們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不過,這麼稀有的動物,近日在廣東竟然見到了,即8日,廣東雷州灣現30只中華白海豚 !

廣東雷州灣現30只中華白海豚

廣東雷州灣現30只中華白海豚 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

海豚

8日,廣東雷州灣,湛江聯合巡航執法人員開展巡查時,偶遇成羣結隊嬉戲的中華白海豚,數量估計在30只左右。據悉,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呈暗灰色,年輕的會呈灰色,成年的則呈粉紅色。白海豚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

中華白海豚屬於鯨類的海豚科,是寬吻海豚及虎鯨的近親。很多市民及漁民均以爲中華白海豚是一種魚類,其實它們和其他鯨魚及海豚都是哺乳類動物,和人類一樣恆溫,用肺部呼吸、懷胎產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兒。

中國的最早的發現紀錄是在唐朝。清朝初期,廣東珠江口一帶稱它爲盧亭,也有漁民稱之爲白忌和海豬。雖然名爲“白海豚”,然而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體呈深灰色,年輕的會呈灰色,至於成年的則呈粉紅色。

主要分佈於西太平洋、東印度洋,廣佈於中國東南部沿海,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水上大熊貓”之稱。

形態特徵:

廣東雷州灣現30只中華白海豚 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 第2張

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身體修長呈紡錘型,喙突出狹長,剛出生的白海豚約1米長,性成熟個體體長2.0~2.5m,最長達2.7m,體重200~250kg;背鰭突出,位於近中央處,呈後傾三角形;胸鰭較圓渾,基部較寬,運動極爲靈活;尾鰭呈水平狀,健壯有力,以中央缺刻分成左右對稱的兩葉,有利於其快速游泳。眼睛烏黑髮亮,上、下頜的每側都有20~37枚圓錐形的同型齒(上頜齒數=30~36枚;下頜齒數=24~37),齒列稀疏。吻部狹、尖而長,長度不到體長的十分之一。喙與額部之間被一道“V”形溝明顯地隔開。脊椎骨相對較少,椎體較長。鰭肢上具有5指。全身都呈象牙色或乳白色,背部散佈有許多細小的灰黑色斑點,有的腹部略帶粉紅色,短小的背鰭、細而圓的胸鰭和勻稱的三角形尾鰭都是近似淡紅色的棕灰色。

白海豚身上的粉紅色並不是色素造成的,而是表皮下的血管所引致。這與調節體溫有關。一般會從初生的深灰色慢慢褪淡爲成年的粉紅色。

標本識別:體粗壯,喙中等長,背鰭基部形成增厚的脊,上有近三角形的較大的背鰭,鰭肢和尾葉均寬,均具圓的梢端,標本最大體長約2.6米,下頜前端略超出上頜,喙與額隆間沒有深的凹痕爲界,背鰭基部形成增厚的脊;尾柄具發達的背脊和腹脊;幼體時爲暗灰色,隨年齡增長變淺,亞成體灰色和粉紅色相雜,成體純白色,常由於充血而透出粉紅色;有些成體的身體上有暗色斑點,少數個體在呼吸孔後的頸部有暗色斑點形成的環。

生活習性:

廣東雷州灣現30只中華白海豚 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 第3張

白海豚習性

行爲

中華白海豚不集成大羣,常3~5只在一起,或者單獨活動。除了母親及幼豚,白海豚組羣不會有固定的成員。它們的羣居結構非常的有彈性,而組羣的成員也時常更換。根據記錄,組羣最多可有23條白海豚,而平均爲4條。性情活潑,在風和日麗的天氣,常在水面跳躍嬉戲,有時甚至將全身躍出水面近1米高。游泳的速度很快,有時可達每小時12海里以上。在各種漁船中,白海豚特別喜歡在雙拖船後覓食,而在雙拖船後的海豚組羣也比其他的大很多。中華白海豚與陸生哺乳動物一樣肺部發達,用肺呼吸,呼吸的時間間隔很不規律,有時爲3~5秒鐘,有時爲10~20秒,也有時長達1~2分鐘以上。外呼吸孔呈半月形開放於頭額頂端,呼吸時頭部與背部露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併發出“Chi-Chi-”的噴氣聲。

攝食

中華白海豚的攝食消化系統與陸上哺乳動物完全一致,擁有牙齒、食道、胃、肝、脾、腸。成年海豚上下頜共有錐形齒125~135枚,排列稀疏,其功能不在於咀嚼,而是用於捕食。攝食對象主要是河口的鹹淡水魚類,不經咀嚼快速吞食。解剖分析海豚的胃含物,主要有棘頭梅童魚、鳳鱭、銀鯧、烏鯧、白姑魚、龍頭魚、大黃魚等珠江口常見品種,食性以中小型魚類爲主。其中白海豚最喜歡吃的是獅頭魚(Collichthys lucida),其次是石首魚(Johnius spp)及黃姑魚(Thryssa spp)。它的食量很大,胃中的食物的重量可達7千克以上。

定位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