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新聞

起牀看PM2.5 氣候已是民生問題

氣候已是民生問題 藍天白雲不在是常態

如今,PM2.5、霧霾天已經成爲人們每天必定會聽到或者看到的新聞標題,中國總理李克強在談到該國的霧霾問題時指出,很多人一起牀看手機,就是查看懸浮微粒PM2.5數值,反映了氣候已成爲重大民生問題。隨着霧霾天不斷影響人們生活,以後藍天白雲還能常常見到嗎?氣候是民生問題,但也是公共財,政府、企業及公衆在碳減排方面,都有共同的利益與責任。

新加坡國家氣候變化祕書處最近公佈的《2013年氣候變化公衆認知調查》顯示,有七成的受訪民衆關注氣候變化,這與該祕書處在2011年進行的調查結果相近。新加坡人對氣候變化的意識,遠比2005年高。當年,環境及水源部的調查發現,只有五成的受訪民衆聽過氣候變化或全球暖化這回事。這個改變,相信與最近幾年來的極端氣候有關。

新加坡人這幾年來經歷罕見的暴雨,也深受霧霾的襲擊,最近又爲乾旱煎熬。在最近的調查中,有高達六成的受訪者表示,氣候變化已影響他們的健康,並且也感受到天氣越來越熱。新加坡人對氣候變化的意識提高,對環保工作是個好的開始。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在這次的調查中,有更多受訪者認爲,應付氣候變化的主要責任應由政府承擔,而認爲個人應負起主要責任的比率則下降。此外,雖然企業是污染的最大來源,但只有一成的受訪者認爲,企業應負主要責任。

國家氣候變化祕書處指出,最近的調查是在去年9月至10月間進行,新加坡人深受跨境煙霾問題的困擾,因此受訪者認爲政府應負起主要責任的比率從2011年的26%增加至40%。換句話說,新加坡人對跨境煙霾問題,感到無奈與無力,只好把希望寄託在政府身上。這或許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實際上,與許多發達國家與地區相比較,新加坡人的環保意識還有待改進,而政府在環保工作上的努力,也比民間及企業積極。

新加坡政府在2007年成立了氣候變化跨部門委員會,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衝擊。在2012年,政府公佈了全國氣候變化總策略,爲新加坡未來20年的碳減排,制訂了路線圖。在具體措施方面,政府針對製造業、交通業、建築物及家庭,出臺多種碳減排條例及所要達致的指標。新加坡的電力發電,有八成從燃油改用較清潔的天然氣。對新加坡而言,氣候改變導致海平面上升,威脅新加坡這個島國,而極端的天氣也將影響稀有水資源的管理。因此,氣候變化不僅是環境問題,也是國家生存及安全問題。

雖然新加坡是本區域的煉油與石化工業中心,但新加坡碳密度(碳排放量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在137個國家中,排名123。新加坡的綠化經驗,也成爲一些國家與城市的楷模。中新天津生態城項目,便是對新加坡綠化工作的肯定。然而,我們不應該自滿。由於新加坡面積小,人口密度大,因此以人均的碳排放量而言,新加坡在137個國家中則排名27。隨着生活的富裕,新加坡人的能源消耗及垃圾,也與日俱增。國家環境局的數字顯示,去年新加坡人共浪費79.6萬噸食物,這數量比前年多13.2%,創6年來新高。此外,只有13%的食物垃圾再循環。與此同時,國家氣候變化祕書處的調查顯示,新加坡人節省能源的推動力主要是爲了省錢。雖然這是無可厚非的市場行爲,但新加坡人若能進一步培養自動自發的環保意識,纔是可持續發展的最佳保障。

陽光與空氣,就如國防一樣,在經濟學上屬於公共財,因此政府在這方面將繼續扮演重要的角色,特別是跨境煙霾及污染的處理。然而,應對氣候變化及環保工作不應只是政府的責任,企業及民衆也是這整個生態系統的有機體。全球長年累月的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各地出現詭異的天氣。在今年2月,本地也創下145年來降雨量最少及最乾旱的月份。這些發展,都是全球氣候變化的警鐘。

擴展閱讀:近100年全球氣溫升高0.8℃

科學家通過觀察、測量氣象變化來研究氣候。比起150年前,現在的冰川已經消融了不少。在最近100年裏,全球平均氣溫大約增長了0.8攝氏度。科學家使用電腦模型對將來的氣候形勢作出預測,與現在的氣候狀況相比,到21世紀末,全球的平均氣溫會增長1.1-6.4攝氏度。

起牀看PM2.5 氣候已是民生問題
掃碼關注公衆號

起牀看PM2.5 氣候已是民生問題 第2張
掃碼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