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2019年立春是幾月幾日幾時 2019年立春是哪一天

資訊1.21W
2019年立春是幾月幾日幾時 2019年立春是哪一天

導語:2019年距離現在應該還是很遙遠的事情吧,本來小編也是這樣覺得的,但是今天翻看了2019年的立春時間才發現好像不是這樣的哦!那麼,2019年立春是哪一天呢?下面就爲大家介紹2019年立春是幾月幾日幾時的,2019年李春時間是在2019年2月4日,就是農曆大年三十這一天。

2019年立春是幾月幾日幾時 2019年立春是哪一天

2019年立春是幾月幾日幾時 2019年立春是哪一天

2019年立春的日期:2019年2月4日 星期一 (戊戌年(狗年)臘月三十)

立春,是一年之始。立者,建也。立春,春天從此開始了!

立春之後,白晝開始逐漸變長,氣溫升高,降雨增多,大自然彷彿從休眠的冬天回過神來,伸一下懶腰,打一個哈欠,就要開始新一輪的創造了。立春並不是春天本身,寒冷的冬季,還將在這裏與春天展開一場拉鋸戰。所以,立春更像是春天的序曲,它的象徵意義在於:一個變動的、新生的、富有無限可能的季節就要到來。

【物候】

古人將立春的15天分爲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意思是說,立春後第一個五日,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第二個五日,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第三個五日,河裏的冰開始融化,魚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消融的碎冰片,如同被魚揹負着一般漂浮在水面上。現代人總嘆春天的短暫,而古人對於自然的洞察卻如此細微。

中國自古爲農業國,立春既是一個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節日。古時立春要祭祀主管農事的春神句芒亦稱芒神。周朝迎接立春的儀式:立春前三日,天子開始齋戒,到了立春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方八里之郊(句芒神居東方)迎春,行布德施惠之令。宋代《夢粱錄》記載: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迎春活動已經從郊野進入宮廷,成爲官吏之間的互拜。清代立春儀式已成了全民參與的重要民俗活動。《清嘉錄》:立春祀神祭祖的典儀,雖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歲朝,但要高於冬至的規模。

立春

【民俗】

報春,現在在一些地區的農村仍保留着這種古老的習俗。即由一個人手敲着小鑼鼓,唱着迎春的讚詞,挨家挨戶送上一張春牛圖。這張紅紙印的春牛圖,被稱爲“春帖子”。送春牛圖,其意在提醒人們要抓緊農時,莫誤大好春光。

咬春

立春吃春餅歷史悠久。據載六朝元旦吃五辛盤(五種辛葷蔬菜:小蒜、大蒜、韭、蕓薹、胡荽),供人們在春日食用後發五臟之氣。現揚州人立春時也吃五辛:新蔥、韭黃、蒜苗、蘿蔔、芫荽。唐初餅與生菜以盤裝之,稱春盤,因與五辛盤有淵源,也叫辛盤,宋時改叫春餅,現也叫薄餅、荷葉餅、片兒餑餑等。元《飲膳正要》“春盤面”由麪條、羊肉、羊肚肺、雞蛋煎餅、生薑、蘑菇、蓼芽、胭脂等十多種原料構成。明、清時在餅與生菜外兼食水蘿蔔,謂能去春困。整個嘗新活動稱爲“咬春”。卷春餅的菜稱爲“和(huo)菜”,其中必有綠豆芽、粉絲、菠菜心、韭黃、雞蛋。

句芒神

句芒爲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規矩,立春之日民間習俗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之事,說明祭句芒由來已久。浙江地區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舉。立春前一日擡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時又祭太歲。太歲爲值歲之神,坐守當年,主管當年之休咎,因此民間也多祭之。

立春習俗

鞭春牛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後來一直保存下來,但改在春天。

農民耕田離不開牛。打春牛(打土牛、打春、鞭春)是漢族和白族立春主要習俗。歷代封建統治者立春都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事物記原》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燕京歲時記》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

立春前一日,有兩名藝人頂冠飾帶,一稱春官,一稱春吏。沿街高喊:春來了,俗稱“報春”。無論士、農、工、商,見春官都要作揖禮謁。報春人遇到攤販商店,可以隨便拿取貨物、食品,店主笑臉相迎。迎春活動以鼓樂儀仗隊引導所有當地政府工作人員,且要求正裝,後面是農民隊伍,都執農具。來到東郊迎接先期製作好的芒神與春牛,行二跪六叩首禮。執事者斟酒授長官,長官接酒酹地後,再行二跪六叩首禮,然後到春牛前作揖,將芒神、春牛迎回城。第二天地方長官主持迎春儀程,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執彩鞭擊打春牛三匝,衆農民將春牛打爛。

現在一些農村仍有打春牛的風俗。立春前用泥塑春牛,婦女們抱小孩繞春牛轉三圈,舊說可以不生病。立春日,村裏推選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徵性地打春牛三下,然後衆村民將泥牛打爛,分土而回,灑在各自的農田。呂梁地區盛行用春牛土在門上寫“宜春”二字。晉東南地區習慣用春牛土塗耕牛角,傳說可以避免牛瘟。晉南地區講究用春牛土塗竈,據說可以祛蚍蜉。山西民間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

送春

民間藝人立春時製作許多小泥牛送往各家謂之“送春”。主人要給“送春”者以報酬。有的地方在牆上貼畫在黃紙上的春牛圖。黃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農事。女孩剪綵爲燕稱爲“春雞”,貼羽爲蝶稱爲“春蛾”,纏絨爲杖稱爲“春杆”。晉東南的女孩喜歡交換這些頭戴,傳說主蠶興旺。鄉寧等地習慣用絹製作小娃娃名爲“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晉北地區講究縫小布袋,內裝豆、谷等雜糧,掛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興旺,五穀豐登,平安吉祥。運城地區孃家要接回新嫁女,稱爲“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