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臺灣雙十是什麼節日 臺灣10月10號是什麼日子

資訊2.89W

導讀:說起10月10日的節日,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是世界賣萌日,還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亦或是雙十節,不同民衆有不同反應,對於中國臺灣的人民而言,最先反應過來的是雙十節,因爲這是一個重要的節日。那麼,臺灣雙十是什麼節日?臺灣10月10號是什麼日子呢?和萬年曆小編一起去了解下吧。

臺灣雙十是什麼節日 臺灣10月10號是什麼日子

雙十節

雙十節,即臺灣“國慶日”、又叫雙十“國慶”,是紀念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義(又稱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及後續兩個月中國各地革命行動的成功,瓦解了清朝帝制政府,開創了民主共和的中華民國。雙十節是臺灣的假日之一,每年舉行慶典。

“雙十節”的誕生:湖北革命黨人力爭而來的國慶節

作爲亞洲第一共和國,確立國慶節成了中華民國構建新國家意識形態的一項重大任務。其時,“國慶節”對中國人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如何確立這一節日自然產生了諸多爭執。

政府層面最早討論設立國慶節的問題是在1912年7月10日北京召開的臨時教育會議上。在這次會上,政府首先提出了設立國慶節的三個方案:清廷下詔遜位日、袁世凱就職大總統日和南北和議協定日。

面對這三個備選方案,來自湖北的教育代表,同時也是武昌首義的參與者李廉方當即表示抗議,並提出應以武昌首義日(即公曆10月10日)爲國慶。對此提議,會場上最初出現了頗多反對意見,李廉方隨後再次發言,動情曉理地力陳其理由:美國的國慶日是宣告獨立的7月4日,法國的國慶日是巴黎市民攻佔巴士底獄的7月14日。中華民國建立共和政體,正是追隨美、法革命的步伐,我們當然也應該學習它們的通行做法,以首義日爲國慶日。

在李廉方慷慨演說後,全場態度爲之一變,表決時四分之三的與會者贊成通過這一提議。隨後在9月底的參議院會議上,以雙十武昌首義日爲國慶日的議案也獲得了通過。由此,經過湖北革命黨人據理力爭,雙十終於正式成爲中華民國國慶日。

臺灣雙十是什麼節日 臺灣10月10號是什麼日子 第2張

中國臺灣

1912年10月10日當天,除了首都北京舉行紀念活動外,首義之地武昌也舉辦了規模不菲的紀念大會,“踵事增華,不亞首都”。位於紫陽湖畔的前清皇殿改爲“烈士祠”並被修葺一新,在祠內設立了紀念大會的主會場,入口和出口處懸掛這“幕開東瀛”、“政媲北美”匾額。祠內供奉有彭劉楊三烈士、湖南都督焦達峯等人遺像,而會場內外,更懸滿了衆多對聯。如黃興撰聯:“江漢湯湯,這似水流年,常記取八月十九;風雲鬱郁,願中華民國,繼自今萬歲千秋”。

在紫陽湖畔距離烈士祠不遠處有一座六角亭,名曰“勝利亭”。亭內立有一塊不大的漢白玉石碑,上書“民軍起義國慶碑”七字。這樣一塊樸實無華的石碑,正是民國元年雙十國慶留在武漢的珍貴見證物。

“民軍起義國慶碑”這一詞語組合,初讀似略顯怪異:爲何不稱“民軍起義紀念碑”,或“中華民國國慶紀念碑”,而要將“民軍起義”與“國慶”組合在一起呢?這正是意在宣示:中華民國之國慶,不是繫於誰的退位或就職,而是以民軍的首義爲國慶。這一國慶首先是獻給這座城市的英雄市民的。這樣一塊紀念碑,可以與美國列剋星敦獨立紀念碑、法國巴黎攻佔巴士底獄紀念碑比肩,在中國幾千年王朝更替的歷史上,可以說具有劃時代的嶄新意義。

當然,首個國慶節之後,中國的情勢卻並不那麼光明,首義之區武漢也同樣如此。在隨後的幾年時間裏,武昌城“起義門”、“聚義門”又恢復了原本“中和門”、“通湘門”的名稱。至於爲何複名?據說是因爲段祺瑞認爲“起義門”、“聚義門”兩個名字“致軍民腦筋易起浮動觀念”;而曾經動議在武漢修建長江大橋以作爲辛亥首義紀念橋的構想,也因爲軍閥混戰而化爲泡影;袁世凱稱帝時,“民軍起義國慶碑”也一度遭到毀損。

臺灣雙十是什麼節日 臺灣10月10號是什麼日子 第3張

辛亥革命紀念館

再克武昌:1926年首義之城進入國民黨時代

1926年夏,國民大革命的浪潮伴隨着北伐軍的行進開始席捲南中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北伐軍便兵臨武漢,分別於10月6日和7日攻克了長江北岸的漢口、漢陽,由於城牆堅固,8月底便被包圍的武昌城久攻不克。

不過,武昌城戰事的膠着並不影響國民政府和北伐軍在長江北岸熱烈情緒。在佔領漢口的當日,國民黨便組織了數萬羣衆參加的反英示威遊行,抗議萬縣慘案。遊行羣衆包圍英租界,抗議口號聲震耳欲聾。

到了10月9日,北伐軍總司令部決定次日上午在漢口濟生三馬路舉行國慶市民大會。第二天市民大會如期舉行,會上突然傳來消息:吳佩孚軍繳械,武昌今晨已克復!頓時全場一片歡騰,氣氛熱烈至極。

武昌城是中華民國的誕生地,在武昌首義十五週年這一天攻克武昌,對國民黨而言自然是一個令人鼓舞的巧合。路透社描述了當日漢口的情形:“……民衆大會遊行街市,慶祝國慶紀念日,各機關均懸燈結彩,全城之南軍旗幟蔽滿天空。”

這次市民大遊行,從英租界開始橫穿了漢口市中心最繁華的街區,直至夜間,仍有市民“提燈遊行”,人潮不散。這一天的漢口出現了久違的市民熱潮,以至於緊張不已的英租界當局不得不全天戒嚴防備意外。

國民黨中央機關報《民國日報》這樣評論:“真正革命的勢力自民元年在武漢舉行一次國慶紀念以後,一直今年(十五年)國民黨的勢力因戰勝吳賊,又在武昌舉行十五年的國慶紀念節。在今年的紀念節當中,比以前十四個年的國慶紀念,其人民歡欣鼓舞之熱烈,當勝過萬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