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惠生活 > 生活

和氏之璧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和氏璧說明了什麼道理

生活2.25W

《和氏之璧》故事含義:這則寓言是說,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在開始的時候,往往不易爲人們所認識。同時,還告訴我們:和氏堅持推薦“寶石”的精神是很可貴的。《和氏之璧》的啓示之一是:真理就是真理。文中楚人卞和雖一時蒙冤受屈,但他堅持“奉而獻之”而不改其忠誠,終使沉冤大白於天下。

和氏之璧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和氏璧說明了什麼道理

《和氏之璧》原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爲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爲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淚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夫珠玉,人主之所急也。和雖獻璞而未美,未爲主之害也,然猶兩足斬而寶乃論,論寶若此其難也!今人主之於法術也,未必和璧之急也;而禁羣臣士民之私邪。然則有道者之不戮也,特帝王之璞未獻耳。主用術,則大臣不得擅斷,近習不敢賣重;官行法,則浮萌趨於耕農,而遊士危於戰陳;則法術者乃羣臣士民之所禍也。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議,越民萌之誹,獨周乎道言也,則法術之士雖至死亡,道必不論矣。

昔者吳起教楚悼王以楚國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衆;若此,則上主而下虐民,此貧國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孫三世而收爵祿,絕減百吏之祿秩,損不急之枝官,以奉選練之士。”悼王行之期年而薨矣,吳起枝解於楚。商君教秦孝公以連什伍,設告坐之過,燔詩書而明法令,塞私門之請而遂公家之勞,禁遊宦之民而顯耕戰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國以富強。八年而薨,商君車裂於秦。楚不用吳起而削亂,秦行商君法而富強,二子之言也已當矣,然而枝解吳起而車裂商君者何也?大臣苦法而細民惡治也。當今之世,大臣貪重,細民安亂,甚於秦、楚之俗,而人主無悼王、孝公之聽,則法術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術哉!此世所以亂無霸王也。

和氏之璧的故事

楚國人和氏在楚山中得到一塊璞玉,恭恭敬敬地捧着把它獻給楚厲王。厲王令玉匠進行鑑定,玉匠說:“是一塊石頭”。厲王以爲和氏存心誑騙,因而砍掉了他的左腳。厲王死後,武王接着做了國君,和氏又捧着那塊璞玉獻給武王。武王讓玉匠進行鑑定,玉匠又說:“是塊石頭。”武王又以爲和氏存心誑騙,又砍掉了他的右腳。

武王死後,文王接着做了國君,和氏就抱着那塊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淚哭幹了,兩眼又哭出了血。文王聽說這件事,便派人去詢問是什麼緣故,說:“天下受刖刑的人那麼多,你爲什麼哭得這麼悲痛呢?”和氏回答道:“我並不是悲傷失去了雙腳,我所悲痛的是:寶玉竟被說成石頭,正直的人被說成騙子,這纔是我悲傷的原因。”文王於是命玉匠加工那塊玉璞,果然得到一塊很好的寶玉,就把它命名爲“和氏之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