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立夏各地習俗 中國南北方各地立夏習俗盤點

導語:2018年的立夏節氣時間是2018年5月5日,這天的到來,意味着夏天也到來了,你做好準備迎接炎夏了嗎?立夏節氣這天你將會看到很多有趣的習俗活動,你所在的地區不同,立夏活動也不同。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我國立夏各地習俗有哪些吧,以下中國南北方各地立夏習俗盤點。

立夏各地習俗 中國南北方各地立夏習俗盤點

立夏各地習俗 中國南北方各地立夏習俗盤點

  立夏節氣

立夏各地習俗 ——東北吃立夏餜

吃“立夏餜”表示送春迎夏,喜慶春收。將大米煮得半熟、搗爛、揉搓、壓成塊、切成片、用油煎炸,謂“幹”;搓成似湯圓的小球,再加上蘑菇、蒜薹、青椒、豌豆、蠶豆、小南瓜、馬鈴薯等多種春季蔬菜湯煮,謂“湯”。“幹”用手抓着吃,噴香可口;“湯”則不分大人小孩,都用大碗盛着吃,以示豐盛,味道也是極美的。

新上市的蔬菜瓜果,能加的都要加進“立夏”中,品種越多越喜慶。“閒了一冬,忙了一春”,舊時得不到溫飽的農民,在這青黃不接的時候能飽食一頓“立夏餜”,便是最大的滿足。所以無論再窮苦的人家,就是借米,這一餐“立夏餜”也是要吃的,以討個“春收富實”的年成。如今農村吃“立夏”的檔次高了,上等的白米還要加入少許的糯米,吃起來餈而不膩。若是“湯”,則必加進瘦肉、香菇、木耳、墨魚、竹筍、蝦米等。

“立夏餜”還有早、中、晚餐吃的區分。據說早吃補腦,中吃壯腰,晚吃健腿。這當然只是一種民間的說法。“吃了‘立夏餜’,農家門掛鎖”。立夏時節,麥子要打場,油菜要收穫,禾苗要管理,夏茶要收摘,農家別提有多忙乎了。

  立夏節氣

立夏各地習俗 ——浙江鬥蛋

嵊州立夏有鬥蛋的風俗

是日中午,家家戶戶煮好囫圇蛋(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用冷水浸上數分鐘之後,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羣,進行鬥蛋遊戲。蛋分兩端,尖者爲頭,圓者爲尾。鬥蛋時蛋頭鬥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鬥過去,破者認輸,最後分出高低。蛋頭勝者爲第一,蛋稱大王;蛋尾勝者爲第二,蛋稱小王或二王。

中飯是糯米飯,飯中摻雜豌豆。桌上必有煮雞蛋、全筍、帶殼豌豆等特色菜餚。鄉俗蛋吃雙,筍成對,豌豆多少不論。民間相傳立夏吃蛋拄心。因爲蛋形如心,人們認爲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立夏以後便是炎炎夏天,爲了不使身體在炎夏中虧損消瘦,立夏應該進補。嵊諺有旺生,寓人雙腿也像春筍那樣健壯有力,能涉遠路,寓意拄腿。帶殼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們爲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來祈禱一年眼睛像新鮮豌豆那樣清澈,無病無災。

立夏各地習俗 ——安徽忌坐門檻

立夏日還有忌坐門檻之說。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縣誌》中記載:“立夏日,取筍莧爲羹,相戒毋坐門坎,毋晝寢,謂愁夏多倦病也。”說是這天坐門檻,夏天裏會疲倦多病。30年代《寧國縣誌》中記載:“立夏。以秤秤人體輕重,免除疾病,所謂不怯夏也。俗傳立夏坐門坎,則一年精神不振。”立夏日,孩童忌坐石階,如坐了則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門檻),謂這天坐地栿將招來夏天腳骨痠痛,如坐了一道就須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數,方可解魘。

  立夏節氣

立夏各地習俗 ——福州邊煮鼎邊做夏

立夏季節,福州風俗流行煮鼎邊“做夏”。鼎邊糊(又稱鍋邊糊),用米漿涮鍋邊燒煮而成,配以蝦米、蝦油、蔥菜、金針、黑木耳、蜆子,或少量香菇、蟶乾等海鮮清湯,其味極爲葷美可口。凡在福州生長或長期客居福州的人無不愛吃。它成爲福州著名的風味小吃,成爲福州地方的一種特殊標誌。離鄉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異國他鄉,一聽“鼎邊糊“三字,就好像見到家鄉的“倩影”,成爲戀祖愛鄉的風味小吃。

立夏煮鼎邊“做夏”,盛行於明末清初。立夏已進入農忙旺季。這一天煮鼎邊,不光是一家人吃飽吃好然後下田勞動,還要互贈左鄰右舍一起品味。像涮鼎邊一樣,“一紋(涮)就熟”,藉以聯絡感情。體現福州人“金厝邊銀鄉里”的傳統美德。

從鼎邊糊傳說來看,“做夏”吃鼎邊,意義更深一層。明朝嘉靖年間,福州沿海城鄉常遭到騷擾。戚繼光帶兵入閩剿倭,處處受到當地人民擁戴與歡迎。老百姓經常送糧送食犒勞戚家軍。有一天,戚家軍到了福州南郊,一路上打了好幾個勝仗,決定在此地休息半天。南郊的老百姓早就將家裏好吃的東西集中在一起,以便慰勞三軍。料想不到,從長樂方向又闖出一批人向福州南郊撲來。戚家軍緊急集合準備迎戰。鄉親們正在燒菜煮飯辦酒席,準備慶功,但已無法開席了。不知是誰出了個主意,將大米磨成漿,肉絲、蜆子、金針、木耳、蟶乾、乾貝等等一股腦兒混煮成高級清湯,涮米漿於鍋邊,不消一刻鐘,一鍋又一鍋的鼎邊糊出來了。衆將士吃飽後奮勇上陣,不消兩個鐘頭,把他們全部消滅在海邊。“做夏”吃鼎邊糊,緬懷民族英雄,也有着愛國主義的內涵。

立夏各地習俗 ——南方秤人

古詩云:“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樑上笑喧閨。”立夏之日的“稱人”習俗主要流行於我國南方,起源於三國時代:傳說劉備死後,諸葛亮把他兒子阿斗交趙子龍送往江東,並拜託其後媽、已回孃家的吳國孫夫人撫養。那天正是立夏,孫夫人當着趙子龍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來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體重多少,再寫信向諸葛亮彙報,由此形成傳入民間的風俗。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吃完立夏飯後,在橫樑上掛一杆大秤,大人雙手拉住秤鉤、兩足懸空秤體重;孩童坐在籮筐內或四腳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鉤上秤體重,謂立夏過秤可免疰夏。若體重增,稱“發福”,體重減,謂“消肉”。

傳說當然不可全信,但立夏“秤人”習俗在古時的一些地區很是興盛卻是無疑。從散存的民俗資料看,立夏“秤人”的操作有兩類。一類是在戶外進行,懸秤於大樹,大多是給老人小孩稱量,以驗一年肥瘠;另一類則是在戶內進行,懸秤於屋樑,由婦女們互相稱量,品肥論瘦,嘻哈打趣,倒似閨中游戲——蔡雲《吳覦》詩有證:“風開繡閣揚羅衣,認是鞦韆戲卻非。爲掛量才上官秤,評量燕瘦與環肥。”

想了解2018立夏節氣更多內容,請點擊進入》》》》》2018立夏節氣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