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冬至日的俯視圖 冬至日日照計算時間

導語:冬至日這天傳統意義上是一個傳統節氣,但從科學天文學來說,冬至日這天,太陽會直射在南迴歸線上,南半球的的白晝達到最常,而北半球迎來最常黑夜。其實,早在初中的課本上我們就學了關於冬至日的相關知識,學會解讀冬至日的俯視圖是掌握該知識點的重要前提,其次是要懂得冬至日日照計算時間。現在我們一起來重溫冬至日的相關理論知識。

冬至日的俯視圖 冬至日日照計算時間

冬至日的俯視圖 冬至日日照計算時間

冬至日的俯視圖

一、冬至日含義

冬至日每年的12月21、22日或23日。太陽直射點在南迴歸線上(即南緯23°26′),南半球各地晝最長,夜最短。南半球緯度越高的地方,白晝越長,黑夜越短,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北半球則完全相反。地球上距南迴歸線越遠的地方,太陽光線越傾斜,獲得的太陽光熱越少。相比之下,此時南半球比北半球獲得的熱量多。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發散的少,所以在短時間內氣溫繼續降低。一般北半球12、1、2三個月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通緯·孝經援神契》:“大雪後十五日,鬥指子,爲冬至,十一月中(夏曆/農曆)。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可見冬至又代表着一年之始,又十二地支之首支“子”冠於冬至,因此冬至所在之農曆十一月又稱爲“建子之月”。  《史記·孝武本紀》:“其後二歲,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歷者以本統。天子親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禪。”

冬至日的俯視圖南半球

二、冬至日日照計算時間

日照標準日是在制定建築日照標準時,爲了測定與衡量日照時間,根據緯度、建築氣候分區等因素在一年中選擇的某個或幾個特定日期 。國際上許多國家也都按其國情采用不同的日照標準日:原蘇聯北緯58°以北的北部地區以清明(4月5日)爲日照標準日(清明日照3 h ),北緯48°~58°的中部地區以春分、秋分日(3月21日、9月23日)爲標準日,北緯48°以南的南部地區採用雨水日(2月19日)爲標準日(參照前蘇聯建築規範CHипⅡ-60-75);原西德的標準日相當於雨水日;歐美、倫敦採用的標準日爲3月1日(低於雨水日,高於春、秋分日)等。我國則採用了兩個日照標準日——冬至日和大寒日。

過去全國各地一律以冬至日爲日照標準日,而我國有關文件曾規定“冬至日住宅底層日照不少於一小時”。因冬至日太陽高度角最低,照射範圍最小,如果冬至日能達到1h的日照標準,那麼一年中其他天數就能達到1h以上的標準,但從實際實施情況來看,全國絕大多數地區的大、中、小城市均未達到這個標準。大多數城市的住宅,冬至日前後首層有一個月至兩個月無日照,東北地區大多數城市的住宅,冬至日日照遮擋到三層或四層。從表2我們看到,達到同樣時間的話,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約比大寒日高3°~4°,因而,無法以冬至日爲標準日的地區只能採用第二檔次即大寒日爲標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