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極端天氣有哪些 極端天氣是什麼

導語:由於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各種情況的極端天氣都時常有發生。有些朋友想了解更多關於極端天氣的內容,那麼,小編就和朋友們來談談,極端天氣有哪些?極端天氣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很多小夥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趕快來了解下吧。

極端天氣有哪些

極端天氣有哪些 極端天氣是什麼

  極端天氣

極端天氣有極端高溫、極端低溫、極端乾旱、極端降水等。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是指天氣(氣候)的狀態嚴重偏離其平均態,在統計意義上屬於不易發生的事件。通俗地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指的是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隨着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出現頻率發生變化,呈現出增多增強的趨勢。2007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公佈的最新評估報告表明,過去50年中,極端天氣事件特別是強降雨、高溫熱浪等極端事件呈現不斷增多增強的趨勢,預計今後這種極端事件的出現將更加頻繁。世界氣象組織對極端事件發表聲明,不僅全球各地的極端事件明顯增多,而且分佈範圍很廣,包括東南亞地區的強降雨、6月份海灣地區發生的前所未有的強熱帶風暴和中國南部地區發生的強降雨及洪水、5至7月在英國發生的洪水、東南歐和俄羅斯的熱浪、南非和南美一些地區非同尋常的降雪等。

  降雨

極端天氣發生原因

全球氣候變暖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的大背景。世界氣象組織指出,2007年1月份和4月份的全球地表氣溫分別比歷史同期平均值高出1.89℃和1.37℃,都超過了1998年的最高水平,爲1880年有記錄以來的同期最高值。2006年,我國年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1℃,爲1951年以來最暖的一年;2013年1~7月份,我國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1.4℃,爲1951年以來歷史最高值,也是1997年以來的連續第11個偏高年。我國冬季氣溫也明顯偏高,自1986年以來已連續出現21個暖冬;2013年2月5日北京的最高氣溫達16.0℃,創下1840年有氣象資料以來歷史同期最高紀錄;2月6日南京最高氣溫達到23.9℃,也爲百年來同期氣溫歷史最高值。

極端天氣有哪些 極端天氣是什麼 第2張

  極端天氣圖片

“適應”“減緩”兩手並重,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專家認爲,對極端天氣不用過於恐慌,但有必要高度重視併科學應對。目前我國進入極端天氣多發階段,但很多人對各類極端天氣了解甚少,特別是對於極端天氣可能造成的巨大災害性後果還沒有足夠重視。當災害來襲時,可能因準備不足而手忙腳亂,從而加劇災難的危害。“氣候變化已經發生了,而且在一定時間內還會持續。‘適應’是一個更爲緊迫和現實的需求,我們必須增強對氣候的適應能力。”

提高適應能力,要加強預測預報和相關的基礎研究,這是預防災害的前提。同時,要加強極端天氣應急機制建設,災害來臨時隨時應急、救災。此外,還應加強極端天氣及其危害性的宣傳。只有普及這方面的知識,才能讓全社會對災害天氣保持高度警覺,避免當山洪等災害來臨時有人不願撤離家園等情況發生。

面對氣候變化,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迫在眉睫。近年來,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屢創新高。2016年全球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03.3ppm(百萬分之一),爲工業化前(1750年前)水平的145%。中國一直積極參與、推動並簽署《巴黎協定》,是最早通過立法程序批准《巴黎協定》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向聯合國提交應對氣候變化國別方案的國家之一。中國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未來應當繼續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探尋適合本國國情的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主動節能降耗,切實履行量化減排義務;加大環保技術的研發,開發清潔能源;推進碳市場建設和碳排放權交易。

洪澇、暴雪、高溫、乾旱等這些問題並非短期內產生,解決它們也不能一蹴而就。應對氣候變化,需要羣策羣力,需要公衆積極參與。我們應該採取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從垃圾分類、公交出行、節約用水、節約糧食等點滴做起,珍愛和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