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冷空氣大風和颱風的區別是什麼 冷空氣大風與颱風的不同是什麼

導語:在古代,人們會把大風叫做大風、颶風、飈風等等,而颱風是後來纔出現的詞彙。最近小編有些朋友想來好好學習一下,冷空氣大風和颱風的區別是什麼?冷空氣大風與颱風的不同是什麼?小編爲大家又蒐集了一些精彩內容,乾貨就在下面。

冷空氣大風和颱風的區別是什麼

冷空氣大風和颱風的區別是什麼 冷空氣大風與颱風的不同是什麼

大風

冷空氣大風和颱風的區別是風的等級大小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把6級以上的風統稱爲大風,大風對海上生產,特別是較小動力漁船的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脅。颱風實際上是最強的大風,但它與平常的大風有着明顯的區別,按氣象學上對臺風的定義是:發生在熱帶海洋上,強烈的暖心氣旋性渦旋。全球不同海域的熱帶氣旋均按其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的大小進行分類並給予不同的名稱。

世界氣象組織將熱帶氣旋分爲四類:即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風力爲7級及其以下的稱爲熱帶低壓;平均最大風力8-9級的稱作熱帶風暴;10-11級的則稱爲強熱帶風暴;12級才稱爲颱風。由於熱帶氣旋引起災害的國家或地區,也都給熱帶氣旋起了各種名稱。生成於臺灣東南面西太平洋熱帶海域的強熱帶氣旋,我國、日本和東南亞一些國家稱其爲颱風;印度洋地區稱爲氣旋;澳大利亞大洋洲地區稱之威力威力。名稱各異,均指熱帶氣旋引起的強風。

冷空氣大風和颱風的區別是什麼 冷空氣大風與颱風的不同是什麼 第2張

颱風

颱風爲什麼叫颱風

有人說,颱風在中國臺灣附近的西太平洋海面生成,所以稱之爲“臺”,事實上,颱風的“颱”,和臺灣島的“臺”音同字不同,只是作爲簡化字,簡化成了一個“臺”而已。

有學者考證,“颱風”這個詞,應是來自於英譯。英語中,在西太平洋及印度洋洋麪上生成的熱帶風暴稱爲typhoon,在翻譯成漢語的時候,取其音,便譯成了“颱風”。

但是,這裏有一個問題,英國地理位置並不屬於熱帶海洋風暴發生的區域,並沒有這種天災的他們又爲何能向經常遭遇颱風襲擊的中國輸入這樣一個詞彙呢?

英語詞彙typhoon其實也不是英語本土詞彙,它是模擬了粵語中的“大風”才產生的。在粵語中,大級別的風災,都稱爲“大風”,粵語發音:tai fung。200年前,第一位來華的英國傳教士羅伯特·馬禮遜,編纂過一本《廣東省土話字彙》,其中就收錄了“大風”這個詞彙並標註了粵語讀音,他還進一步推斷說,英文typhoon的詞源就是粵語“大風”。

“颱風”一詞原來是這麼來的。總結一下:先有粵語“大風”(tai fung),英語據此創造typhoon,轉譯成漢語後,最終形成“颱風”這個詞彙。

颱風一詞最早進入中文世界,是在1864年。當年7月16日,香港維多利亞山頂上有大風十二級。當時的香港報紙對此做了報道。

冷空氣大風和颱風的區別是什麼 冷空氣大風與颱風的不同是什麼 第3張

 颱風天氣

冷空氣的發源地

天氣預報中,常常提起“一股從西西伯利亞來的冷空氣前鋒上午達到新疆北部……”、“來自蒙古國的一股冷空氣進入中國內蒙古東部至河套西部一帶,冷空氣將東移南下……”這樣一類言語。入侵中國冷空氣的產地在西西伯利亞還是在蒙古國?它的“老家”在哪裏?

其實,遙遠的北冰洋、嚴寒的西伯利亞是冷空氣的發源地。冷空氣最初都來自北冰洋地區,然後經過西伯利亞地區得到加強。因爲這些地區的緯度高,冬季黑夜漫長,白晝很短,日照時間非常少。在極地,甚至會出現極夜,太陽從不露臉蛋。因此,大地從太陽那裏得到的熱量十分微弱;而夜間,地面卻向太空輻射損失許多熱量,近地層大氣隨着地面不斷冷卻,氣溫越來越低,冷空氣堆積在一起將變得越來越多。這一團溫度極低的冷空氣堆在西北氣流的引導下,將自北向南推進,影響蒙古國、中國的北方、中國東部或中國大部地區。

中國的寒冷天氣,乃是西伯利亞冷空氣頻頻南下的結果。西伯利亞是北半球的“寒極”,所以才使中國成爲世界同緯最冷。西伯利亞冷空氣在天氣圖上表現爲一個冷氣團南下。但冷氣團不是孤立的,在天氣圖上常常是更大的天氣系統——氣旋的一部分。氣旋主要由一對冷暖氣團組成,大體冷氣團在西,暖氣團在東。這種溫帶氣旋不斷地逆時針旋轉並同時從西向東移動。冷暖氣團之間的分界線,叫冷鋒。冷鋒過後,當地從暖氣團進入冷氣團,風向由南風轉爲北風。這就是諺語“南風颳到底,北風來還禮”的原因所在。因此,冷鋒後會發生劇烈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