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我國著名詩人屈原姓什麼 屈原的姓是屈嗎

導語:每年端午節是緬懷我國著名詩人屈原的日子,而雖然我們每年都緬懷他,但實際上很多人對他並沒有真正的瞭解。相信很多人都認爲屈原的姓是“屈”吧?但實際上,屈原的姓是屈嗎?如果不是,那麼,你知道我國著名詩人屈原姓什麼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屈原的姓。

我國著名詩人屈原姓什麼

我國著名詩人屈原姓什麼 屈原的姓是屈嗎

屈原

羋。這個姓是中國非常古老的姓氏,祝融八姓。祖源地丹陽在湖北荊山一帶,羋姓,是周朝時楚國貴族的祖姓,其已經分衍爲諸多其他姓氏。讀音爲:miē或mǐ。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楚國。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爲“楚辭之祖”,楚國有名的辭賦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響。屈原作品的出現,標誌着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獨創的新時代 ,其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以屈原作品爲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爲中國文學史上的璀璨明珠,“逸響偉辭,卓絕一世”。“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爲後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種高尚精神。

羋姓淵源:

我國著名詩人屈原姓什麼 屈原的姓是屈嗎 第2張

羋姓起源

源於軒轅氏,出自上古黃帝第八世孫季連之後,屬於以圖騰崇拜爲姓。據史籍《史記·楚世家》的記載:“陸終生子六人,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記其氏。”

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也記載:“羋氏,楚姓也,陸終之子季連之後也。”按上所說,楚國之祖季連繫陸終第六子,陸終系吳回之子,吳回系老童(卷章)第二子,老童系稱之子,稱系顓頊(高陽)第三子,顓頊系昌意之子,昌意系黃帝第二子。但在史籍《國語·鄭語》中則記載:“祝融之後有八姓。融之興者,其在羋姓乎?蠻羋蠻矣,唯荊實有昭德,若周衰,其必興也。”闡述了羋姓季連部從蠻俗,建立了荊國。楚之先祖從帝嚳起,均居火正稱祝融,至夏王朝時期爲夏後族的附庸方國。後商國人興起而代夏入主中原,由於子商和羋楚分屬於早期華夏族東西兩個不同集團(子商屬東集團,即華族,羋楚從夏屬西集團,即夏族),作爲部族領導的強大夏族尚且敗了,作爲夏族附庸弱小的羋熊族——楚之先祖就更加被打壓得分崩離析,出現了祝融六姓或八姓的四處流落的局面。作爲季連之後的羋姓族人就在這一背景下離開故地新鄭一帶,輾轉至丹淅、荊山的漢水流域一帶。季連爲羋姓,這在陸終之前是不見記載的。但自祝融陸終之後,在史籍《史記·楚世家》中記有六姓,而在《國語·鄭語》則記爲八姓,即己、董、彭、禿、妘、曹、斟、羋。這從人類的演進過程看,是符合歷史實際的。典籍記載陸終氏有六子,多已分姓分氏,周初統治者爲擴大華夏勢力,封以子男(周官爵中最低級別)之田,居丹陽(今湖北秭歸),爲羋姓,爲這就是最初的楚國(荊國)的由來了。由於楚國王族是羋姓熊氏,所以又叫熊盈諸族。

我國著名詩人屈原姓什麼 屈原的姓是屈嗎 第3張

羋姓

早在遠古時期,華夏先民已認識到婚姻同本身的繁殖有密切的關係,故逐漸嚴格限制“同姓不婚”。一個姓就是一個通婚單位,最初當是一個氏族。由於同姓不婚,必然要求本姓(氏族)的後代與另一個姓(氏族)的後代通婚,這樣必然在一個姓之下出現了一些新姓,一個氏族(部落集團)也就裂變成若干個新的氏族了。姓,原義爲生,在史籍《號甲盤》中即寫作?。在史籍《白虎通·姓名》中記載:“姓者生也,人稟天氣所以生者也。”說明姓,本來就是人類的自然生殖,是人出生後的標記。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遠古時代,當然把生的根因歸於女性,所以,東漢著名文字學家許慎在其《說文解字》中釋“姓”說:“人所生也。古之神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從女、從生,生亦聲。春秋傳曰:天子因生以爲姓。”同時,先民由於對男女性事及懷胎生育,不能作出科學解釋,於是認爲與人的初生相距不遠或常見的某種自然生物有直接的關係,從而產生了圖騰和圖騰崇拜。因此,姓是母系氏族制的產物,後來隨着“母權制”爲“父權制”所取代,女性的姓,亦漸爲父系氏族所承襲,圖騰的色彩也漸淡化了。陸終之後六姓或八姓,就是這一歷史背景下的產物。

季連是祝融之後,當軒轅氏;羋姓,又當從母姓,標誌着一個新的氏族的出現。據史籍《史記·楚世家》索隱:“羋,羊聲也。”在典籍《說文解字》中解釋羋爲,“羊鳴也。從羊,象聲氣上出。與牟同意。綿婢切。”即古音讀作miē。季連姓羋,舉族南徙後又從蠻俗,故而後來的華夏族視之爲“楚蠻”、“蠻荊”,楚人亦毫不隱晦地自稱爲“蠻夷”,也就不難理解的了。至戰國晚期,在秦國滅楚國之後,羋姓讀音開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宋仁宗寶元二年丁度等人重新纂修的韻書典籍《集韻》中記注:“羋姓,諸楚所出。羋,羊聲也。母婢切,音弭。”即讀音轉爲m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