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立冬一般溫度是多少度 立冬氣溫通常是多少度

導語:立冬的時候,人們會更加註意飲食,會進行適當的進補,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立冬的溫度會跟之前的氣溫不同,那麼,大家知道立冬一般溫度是多少度?立冬氣溫通常是多少度?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這方面有關的內容,以下內容值得大家一讀。

立冬一般溫度是多少度

立冬一般溫度是多少度 立冬氣溫通常是多少度

立冬

立冬一般溫度是2℃~14℃。立冬後,白天的平均溫度在14℃左右,出門穿毛衣、夾衣、風衣、牛仔外套、夾克衫、西裝等保暖衣服。晚上的平均溫度在2℃左右;出門穿風衣、大衣、衝鋒衣、毛呢外套、羊毛衣、西裝、防寒服等保暖衣服。

立冬後雖然冷空氣會加強,但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人們,平均氣溫一般爲12℃至15℃,還不算很冷,除非遇到冷空氣迅速南下,降雨的時候,溫度可降8-10℃,但此時氣溫回升也較快,在晴朗無風之時,常有溫暖舒適的“小陽春”天氣,想要完全進入冬季很冷的時候,還需從數九開始算起,到三九、四九時,就是整個冬季最爲寒冷的時候了,此時正值小寒、大寒之際,我國大部分地區溫度都在10度以下。

立冬中有兩侯: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這兩候直觀地表現了立冬前後天氣的變化情況,而且立冬是冬季的開始,這一時節北方的冷空氣已經有了較強的實力,並逐漸向南方移動,水面開始結冰,土地也開始上凍,是這種氣候變化最直觀的表現,然而,從氣象學的角度來看,立冬節氣之時,中國僅僅黃河流域及以北地區真正進入了冬季,南嶺以南附近地區要到12月初才入冬,更南地區如海南甚至長夏無冬,此時還是有如夏季般溫暖。

立冬一般溫度是多少度 立冬氣溫通常是多少度 第2張

立冬氣溫

古人是如何確定立冬的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已經能用土圭(在平面上豎一根杆子)來測量正午太陽影子的長短,以確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個節氣。1年中,土圭在正午時分影子最短的1天爲夏至,最長的1天爲冬至,影子長度適中的爲春分或秋分。到秦漢時期,已經形成了完整的24節氣的概念。

在古代,1年分爲12個月紀,每個月紀有2個節氣。在前的爲節氣,在後的爲中氣,後人就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爲節氣。

從24節氣的命名可以看出,節氣的劃分充分考慮了季節、氣候、物候等自然現象的變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來反映季節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天文角度來劃分的,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則反映了四季的開始。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爲“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

立冬,太陽黃經爲225度。習慣上,我國人民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冬,作爲終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作物收割之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立冬一過,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即將結冰,我國各地農民都將陸續地轉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其他農事活動中。

立冬一般溫度是多少度 立冬氣溫通常是多少度 第3張

立冬溫度

立冬的典籍記載:

立冬,十月節。立字解見前。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於堅也。

地始凍。土氣凝寒,未至於拆。

雉入大水爲蜃。雉,野雞;鄭康成、《淮南子》、高誘俱注蜃爲大蛤。《玉篇》亦曰:蜃,大蛤也。《墨子》又曰:蚌,一名蜃,蚌非蛤類乎?《禮記之注》曰蛟屬,《埤雅》又以蚌、蜃各釋,似非蛤類。然按《本草》車螯之條曰:車螯,是大蛤,一名蜃,能吐氣爲樓臺,又嘗聞海旁蜃氣成樓垣。《章龜經》曰:蜃大者爲車輪島嶼,月閒吐氣成樓,與蛟龍同也。則知此爲蛤,明矣。況《爾雅翼》引周禮諸家,辯蜃爲蛤甚明。《禮記之注》以謂雉,由於蛇化之說,故以雉子爲蜃,《埤雅》既曰似蛇而大,腹下盡逆鱗,知之悉矣,然復疑之:一曰狀似螭龍,有耳,有角,則亦聞而識之,不若《本草》、《章龜經》爲是,即一物耳。大水,淮也,晉語曰:雉入於淮爲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