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倒春寒一般在什麼節氣 倒春寒在幾月出現

導語:倒春寒是在春季發生的一種特殊天氣情況,指在春季前期氣溫回升名著,後期卻出現較低氣溫的現象。很顯然,這種乍寒乍暖的天氣是給我們帶來一定危害的,所以要注意防範。那麼,我們應該在那個時期注意該現象呢?通常倒春寒在幾月出現?倒春寒一般在什麼節氣?我們一起來了解。

倒春寒一般在什麼節氣 倒春寒在幾月出現

倒春寒一般在什麼節氣 倒春寒在幾月出現

倒春寒

我國倒春寒汗一般出現在3月前後,尤其在4月份。

多數倒春寒天氣的四月份有以下特徵:

1、西風帶經向環流發展

2、高原地區和西太平洋副高均比常年要偏弱

倒春寒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象,不僅中國存在,日本、朝鮮、印度及美國等都有發生,其形成原因並不複雜。中國春季(3月前後)正是由冬季風轉變爲夏季風的過渡時期,其間常有從西北地區來的間歇性冷空氣侵襲,冷空氣南下與南方暖溼空氣相持,形成持續性低溫陰雨天氣。

在一年四季中,氣溫、氣流、氣壓等氣象要素變化最無常的季節就是春季。經常是白天陽光和煦,讓人有一種“暖風薰得遊人醉”的感覺,早晚卻寒氣襲人,讓人倍覺“春寒料峭”。這種使人難以適應的“善變”天氣,就是通常所說的“倒春寒”。據歷史資料顯示:北京30年出現“倒春寒”的機率在57%左右。特別是早春時節,這種氣候特點表現得尤爲明顯。例如:3月8日南郊觀象臺的最高氣溫已達到15.2℃,而最低氣溫只有3.3℃,早晚溫差還比較大。

倒春寒對農業危害非常大

倒春寒一般在什麼節氣 倒春寒在幾月出現 第2張

倒春寒危害

倒春寒就是一種非常嚴重的林業和農業氣象災害,是指春天由於受較強冷空氣頻繁襲擊氣溫下降較快,並造成大範圍地區樹木和農作物持續受凍害的天氣氣候現象。倒春寒常引起我國北方花生蔬菜棉花和小麥的爛種現象,也會影響我國南方水稻播種出苗和生長,給農業和林業生產等帶來嚴重危害。

在農業生產上,倒春寒其實仍屬春季低溫陰雨範疇。因爲在出現時間上偏晚,危害性更大,因此農業上將其區別對待。這是因爲,早春農作物播種都是分期分批進行的,一次低溫陰雨過程僅危害和影響一部分春播春種作物,且早春低溫陰雨多數是在春播作物的針芽期、大多數果樹還未進入開花授粉期,其對外界環境條件適應能力亦較強。而一旦過了“春分”尤其是清明節之後,氣溫明顯上升,春播春種已全面鋪開,各類作物生機勃勃,秧苗進入斷乳期,多數果樹陸續進入開花授花期,抗禦低溫陰雨能力大爲減弱,若這時出現倒春寒天氣,就面臨大面積爛秧、死苗和果樹開花座果率低之災,其它春種作物生長髮育也受到嚴重影響。

倒春寒是南方早稻播種育秧期的主要災害性天氣,是造成早稻爛種爛秧的主要原因。常年2-4月,江南地區先後進入早稻播種育秧大忙季節。在此期間冷暖空氣相互交綏,當北方冷空氣南侵到江南和華南時冷暖空氣勢均力敵常常造成低溫連陰雨天氣,當日平均氣溫在12°C或以下,連陰雨3一5天;或在短時間內氣溫急劇下降,且日最低氣溫降到5°C以下,均可造成早稻爛秧和死苗。這樣不僅損失大量種子,而且因補種延誤播種季節,使早稻成熟期延遲,影響晚稻栽插,使晚稻抽穗揚花期易受低溫危害。近30多年中,以1951、1969、1970、1976年的天氣氣候條件最差,造成嚴重爛秧,一般爛秧率超過30%,有的達50%。如1970年僅廣西地區爛種就達1億斤以上;1976年,僅湖南、江西、湖北三省就損失谷種達7億斤。此外,對已播棉花、花生等喜溫作物也常常造成爛種死苗;並影響油菜的開花受粉,及角果發育不正常,降低產量;有時影響小麥孕穗,造成大面積不孕或籽實質量低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