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流星雨的形成原理 流星雨的產生原理

導語:說到流星雨,想必大家都聽說過獅子座流星雨,它的特點是亮流星比較多,看上去非常奪目。小編有一些朋友不清楚流星雨的形成原理是什麼?流星雨的產生原理是什麼?接下去小編帶大家來學習下吧,漲知識的節奏,還不趕緊來圍觀圍觀。

流星雨的形成原理

流星雨的形成原理 流星雨的產生原理

流星雨

流星雨的形成原理是天上的流星因爲某種原因破碎而形成的,在外太空的作用力下,這些散落的碎片劃過地球上空,這便產生了我們所看到的流行,當破碎的星體數量龐大時,便產生了流星雨。

形成流星雨的根本原因是彗星的破碎。彗星主要由冰和塵埃組成。當彗星逐漸靠近太陽時冰氣化,使塵埃顆粒像噴泉之水一樣,被噴出母體而進入彗星軌道。但大顆粒仍保留在母彗星的周圍形成塵埃彗頭;小顆粒被太陽的輻射壓力吹散,形成彗尾。剩餘物質繼續留在彗星軌道附近。

然而即使是小的噴發速度,也會引起微粒公轉週期的很大不同。因此,在下次彗星迴歸時,小顆粒會滯後母體,而大顆粒將超前於母體。當地球穿過塵埃尾軌道時,就有機會看到流星雨。流星雨活動性爲彗星週期。

流星爲什麼會發光

塵埃或微小塊物穿過地球大氣層時,速度可以達到數十公里每秒。在大氣層約100千米附近,稀薄的大氣層被流星撞擊、衝散、加熱,發光。當達到約離地面80千米的高度時,大氣層氣體增厚,流星前端空氣被壓縮、溫度急劇上升,壓縮的氣體發生電子躍遷變爲等離子狀態後發光。流星在達到地球表面前,被壓縮和加熱的空氣點燃,最終消耗殆盡。

流星雨的形成原理 流星雨的產生原理 第2張

流星

中國古代記錄流星雨

中國古代關於流星雨的記錄,大約有180次,其中天琴座流星雨記錄大約有9次,英仙座流星雨大約12次,獅子座流星雨記錄有7次。這些記錄,對於研究流星羣軌道的演變,也是重要的資料。

《竹書紀年》中就有“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隕如雨”的記載。《左傳》中雲“魯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恆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魯莊公七年是公元前687年——這是世界上對於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記錄。南北朝時期劉宋孝武帝“大明五年……三月,月掩軒轅。……有流星數千萬,或長或短,或大或小,並西行,至曉而止。”(《宋書·天文志》)這是在公元461年。當然,這裏的所謂“數千萬”並非確數,而是“爲數極多”的泛稱。

流星雨的形成原理 流星雨的產生原理 第3張

 星空

唐玄宗“開元二年五月乙卯晦,有星西北流,或如甕,或如鬥,貫北極,小者不可勝數,天星盡搖,至曙乃止。”(《新唐書·天文志》)開元二年是公元714年。

流星體墜落到地面便成爲隕石或隕鐵,這一事實,中國也有記載。《史記·天官書》中就有“星隕至地,則石也”的解釋。到了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卷二十》裏詳細記錄了公元1064年一顆隕鐵墜落的情形:“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時,天有大聲如雷,乃一大星,幾如月,見於東南。少時而又震一聲,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墜在宜興縣民許氏園中,遠近皆見,火光赫然照天,……視地中只有一竅如杯大,極深。下視之,星在其中,熒熒然,良久漸暗,尚熱不可近。又久之,發其竅,深三尺餘,乃得一圓石,猶熱,其大如拳,一頭微銳,色如鐵,重亦如之。”

現保存於成都地質學院(已更名爲成都理工大學)的四川隆川隕鐵是中國最古老的隕鐵。它大約隕落於明代,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被掘出,重58.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