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新聞

南北供暖線從何而來 供暖分界線怎麼劃分的

南北供暖線從何而來 供暖分界線怎麼劃分的

南北供暖線從何而來 供暖分界線怎麼劃分的

  每每一到冬天,這南方供暖的呼聲便會高漲,因爲,南方的冬天真的太冷了。先不說南方供不供暖,你知道南北供暖線從何而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當年這條供暖分界線是怎麼劃分的,好歹讓我們明白我們吐槽的供暖是怎麼形成的。

秦嶺-淮河一線,本是中國的南北地理分界線。上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成立之初,能源奇缺,我國以南北分界線確立了南北供暖分界線,並在蘇聯的幫助下在秦嶺-淮河以北建造了完善的城市供暖系統,此後的半個多世紀一直延續此傳統。

每到取暖季,尤其是南方地區遇到低溫雨雪天氣時,供暖區室內的溫度和舒適度引發了廣大尚未集中供暖區域人們的“羨慕嫉妒”——“我們南方人冬天取暖基本靠抖”“南方人取暖靠一身浩然正氣”……關於集中供暖,網上有了“北方人嘚瑟、南方人哆嗦”等段子。

南北供暖線從何而來?

兩千多年前,“長不滿六尺、貌不出衆”,但足智多謀、剛正不阿的齊國大夫名喚晏嬰,從魯國(今山東一帶)出使遙遠的楚國,到了今天的湖北一帶,以“橘生淮南則爲橘,生於淮北則爲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道出了南北風土人情的巨大差異。原本,人們對這條歷史悠久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並沒有什麼意見,但因其恰巧是南北集中供暖的“楚河漢界”,近年來,每到寒冬,便備受爭議。

這條分界線由何而來?又如何成爲未經官方“嚴格界定”的南北集中供暖線?

目前已知的關於秦嶺淮河一線的最早論述由中國地學會首任會長張相文提出。1908年,張相文在其《新撰地文學》一書中明確提出:“北帶-南界北嶺淮水,北抵陰山長城。動物多馴驢良馬、山羊;西部多麝鹿犀牛。植物多枳、榆、檀、梨、慄、柿、葡萄。”這裏的“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線,北嶺,也多認爲是秦嶺。

1912年,民國時期教科書《新體中國地理學》出版。這本教科書由於參考了張相文的研究成果,也將秦嶺淮河作爲我國南北的分界:“南北二嶺,橫絕域中,劃爲三帶。黃河、揚子江、珠江三巨川流貫其間。北嶺淮河以北爲北帶,爲黃河流域。”

1935年,竺可楨先生在其《中國氣候概論》中明確說到秦嶺—淮河線。他說:“凡曾經秦嶺山脈者,未有不注意此山脈南北二區域間之差異。推究其因,蓋以氣候顯然不同,遂使華北、華南植物之種類,旅行之方式,以及人民之特性迥然有別。”

國家氣候中心供圖

此後,秦嶺-淮河線逐漸成爲我國公認的南北地理分界線。除了這個“身份”,它還是我國800毫米等降水量線、1月份0℃等溫線、溫帶季風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分界線、溼潤與半溼潤區分界線……到上世紀50年代,它又成爲南北集體供暖的分界線。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北方主要參照蘇聯模式,初步建立了住宅鍋爐集中供暖體系。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共有156個供暖項目在蘇聯的援建下實施,包括哈爾濱、西安、長春等城市的熱電廠建設項目。當時的熱電廠以工業生產用蒸汽爲主要負荷,建築採暖負荷很少,主要用於工廠辦公樓、車間、集體宿舍等,很少爲城市民用建築供應生產和生活用熱。1958年,北京市建立了我國第一家煤氣熱力公司,主要向中南海和長安街沿線的人民大會堂、革命歷史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大型公共建築實施集中供熱。

也是在那個時期,我國開始劃定南北集中供暖的界限。由於新中國成立之初經濟水平落後,能源緊缺,在節約經濟成本的前提下,優先考慮了氣候寒冷的北方地區。

目前流傳着三個版本的故事,最主流的一種是:周恩來總理親自主導以秦嶺-淮河爲界,劃定北方爲集中供暖區,南方不集中供暖,即爲南北供暖線。主要依據是蘇聯的氣候計算方法規定:室外溫度5℃以下定義爲冬天。因此,只有累年日平均氣溫穩定低於或等於5℃的日數大於或等於90天被界定爲集中供暖的地區。

這種計算方法的缺陷在於,只考慮大氣溫度,並沒有考慮溼度、風速等可能影響人體感溫度的因素。從氣象學角度看,溼度對體感溫度影響較大,溼度每增加10%,人體感受到的溫度則降低1℃。

在另外兩個版本的故事裏,南北集中供暖的界限分別是黃河一線,以及黃河以北、長江以南,中間區域沒有硬性規定。無論如何,劃定界限的時候,南北方的普通居民,都還未曾真正享受到集中供暖這項福利。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國的城市民用建築纔開始集中供暖。

時至今日,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在南方地區的一些新小區裏,也已經開始嘗試分散性集中供暖,而且比北方歷史悠久的集中供暖更加節能、低碳、環保。未來這條南北分界線可能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相關鏈接1:室內外溫差過大危害多

每年供暖季,北方集中供暖區室內溫度要求不低於18℃。但實際上,不少集中供暖區室內溫度高於22℃,有的地方甚至更高,出現“過量供熱”情況。由於不少北方地區冬季平均氣溫在0℃以下,東北地區以及內蒙古等地平均溫度在零下十幾至二十幾攝氏度甚至更低,而集中供暖的室內溫度較高,內外溫差達到20℃-40℃,甚至更高。研究表明,室內外溫差過大對相關人羣健康非常不利,屬於脆弱人羣的兒童和老年人受害最大。

首先,室內外溫差過大對人體呼吸系統有一定影響。從溫度較高的室內到寒冷的室外,氣溫驟降,冷空氣快速進入人體,直接刺激人的氣管和肺,極易誘發中老年人羣呼吸系統疾病,或者加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病情,也會間接加劇相關人羣心臟負擔。

其次,戶外寒冷空氣刺激會導致人體心腦血管急劇收縮,血壓會明顯升高;與此同時,寒冷空氣的侵入會引起人體生理的應急響應,使得心臟血液加快循環,產生更多的熱量以保護大腦和內臟系統,維持正常體溫,從而又進一步加重心臟負擔。對於心腦血管較爲脆弱的老年人來說,循環系統致病風險非常大。

另外,溫差過大還容易造成人體凍傷。從溫度較高的室內到溫度較低的室外,冷暖急劇轉換,在冷空氣的刺激下,人體血液循環啓動應急保護機制,人體血液向大腦和內臟收縮,表皮血液循環量明顯減少,從而易導致手、腳,暴露部分皮膚,耳朵、鼻子等凍傷。

如今,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北方地區不少老年人冬季到溫度較高的海南島等地過冬,“候鳥式養生”悄然興起,從而可避免在北方地區因室內外溫差過大可能導致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和凍傷等疾病的發生,是一種值得大力推廣的趨利避害的健康養生方式。

相關鏈接2:南方地區採用分戶供暖模式

新中國成立之初,在國家能源奇缺的背景下劃定了“北嶺淮水”這條南北供暖分界線,此後一直沿用此辦法在這條線以北實行集中供暖,南面不供暖。然而,隨着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對居室舒適度要求提高,南方集中供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專家提出,南方有集中供暖的需求,但是存在一些現實的困難,例如廣大南方地區在城市規劃中沒有供熱專項規劃,供熱基礎設施的投入巨大,政府和居民的經濟負擔較重。同時,供熱的使用效率不高也是制約因素之一,南方地區低溫天氣並不集中且時間相對短,容易造成集中供熱系統資源閒置和損失。此外,10億噸標準煤的中國建築總能耗“紅線”,也成爲影響廣大南方區域集中供暖的因素。

對此,華東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陳振樓建議,南方地區可結合自身特點採用分戶採暖模式。陳振樓認爲,南北方樓宇的建設標準不盡相同,在建築材料、戶型設計、採光朝向等方面差異巨大。如南方由於氣溫炎熱,光照時間長,樓房朝向要避光,減少熱量吸收。同時牆體更注重通風設計,這些都直接導致了南方樓宇比北方樓宇的保溫性要差很多。

目前,南方地區已經有很多家庭採取分戶供暖,例如電暖氣、空調、電火箱等,雖然室內溫度達不到集中供暖要求,但是可以在保暖的同時節約能源。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合肥、南京、杭州、揚州、南通等南方城市都已實現部分小區的集中供暖。或許,今後,以秦嶺-淮河爲界的南北供暖線會變得模糊,靠近分界線以南的城市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供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