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2019寒衣節是什麼時候 2019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資訊1.97W

導讀:2019寒衣節是什麼時候?今日就是寒衣節,農曆時間是每年的十月初一,因此也稱作“十月朝”。除了時間,大家都關心於一個問題,那就是2019寒衣節是什麼節日?想知道寒衣節是什麼,怎麼來的,有何習俗,就來看看萬年曆小編的介紹吧。

2019寒衣節是什麼時候

2019寒衣節是什麼時候 2019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2019寒衣節是什麼時候

  2019年寒衣節是2019年10月28日,星期一,農曆十月初一。

2019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是秋冬交界處,人們要添置棉衣,而已故的人也要添置棉衣。在古代有燒包袱燒棉衣的祭祀方法,在明代紙張盛行後,慢慢演變爲了燒紙錢紙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上巳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四大鬼節。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叫做送寒衣。這也標誌着冬季的來臨。

寒衣節起源傳說

有人認爲,寒衣節起源於周代,因爲《詩經·豳風·七月》明確記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漢代儒者毛亨詮釋此句句義說:“九月霜始降,婦功成,可以授冬衣矣。”意思是說,從九月開始,天逐漸冷了,該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另外,《禮記·月令》記載農曆十月立冬時,周代有迎冬之禮。天子率三公九卿等高官權貴到北郊行禮。禮畢返宮,獎賞爲國捐軀者,撫卹其妻子兒女。有人推測,《禮記》所載周天子對逝者的賞賜,就是送寒衣。上行下效,相沿成習。

2019寒衣節是什麼時候 2019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第2張

寒衣節

有人則認爲,寒衣節起源於秦朝孟姜女爲給被抓去修長城的丈夫送寒衣,千里尋夫,到後發現丈夫已死,屍骨被砌進長城城牆,遂慟哭不已,哭倒長城的故事。自此,長城內外民衆,便將農曆十月初一稱作“寒衣節”。十月初一給逝去的親人燒送寒衣,成爲北方民衆憑弔已故親人的重要節俗。宋朝詩人劉克莊曾寫《讀秦紀七絕》詩感慨道:

黔首死於城者衆,杞梁身直一微塵。

不知當日徵入婦,親送寒衣有幾人。

也有人認爲,寒衣節起源於東漢時。這種說法源於一則目前尚無法考證是否屬實的民間傳說。在這則民間傳說中,有一位名叫慧孃的女子,她的丈夫叫蔡莫。夫妻二人的名字,雖同樣在正史文獻中,無可稽考。不過,這則民間傳說的作者,卻將二人與一位真實的歷史名人掛上了鉤。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造紙術發明者蔡倫。

民間傳說的作者,將蔡莫設定爲蔡倫的哥哥。蔡倫發明造紙術後,蔡莫夫婦見有利可圖,於是向蔡倫學習造紙術。卻因學藝不精,造出了一屋子廢紙,賣不出去。慧娘想出了一個辦法,她躺進棺材裏詐死。蔡莫則喊來鄰居們,幫忙處理“後事”。蔡莫將自己造的廢紙折成錢狀,在棺前焚燒。這時,慧娘“甦醒”過來,告訴衆人說:“陽間錢路通四海,紙在陰間是錢財,不是丈夫把錢燒,誰肯放我回家來!”蔡莫故意說道:“我只給你燒紙,啥時候給你燒錢來?”慧娘說道:“在陰間,用你造的紙折成的錢,就是錢財。我用你燒給我的錢賄賂閻王、小鬼,所以才被放回來。”夫妻二人合演的雙簧,令衆人信以爲真。蔡莫造的紙,很快就脫銷且供不應求了。由於這事發生在十月初一,人們便都趕這天,上墳燒紙,祭奠逝者。

2019寒衣節是什麼時候 2019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第3張

寒衣節

還有人認爲,寒衣節起源於明朝。《禮記·月令》記載,農曆十月,稻穀已收穫進倉,用新谷製作的各種吃食,首先要祭奠祖先,謂之“薦新”。天子也開始穿皮裘衣,昭告天下:冬天來臨,改穿冬裝。朱元璋遵循古禮,十月初一早朝時,行“授衣”之禮;並將新收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賜給羣臣嘗新。南京民間流傳民諺說:“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寒衣節”由此而來。

綜觀上述四種“寒衣節”起源的說法,孟姜女哭長城、蔡莫夫婦燒紙錢,均爲民間傳說,於史無稽,不足爲據;周代迎冬禮,卻又無授寒衣這一重要的節俗;朱元璋授衣,卻又與宋代已有許多“寒衣節”風俗記述、詩詞描畫不符,時間偏晚。鑑於宋代以前文獻,罕有提及“寒衣節”現象,可以推測,“寒衣節”作爲節日,大概在宋代時正式形成。

當然,這一判斷,並不表明,“寒衣節”諸節日元素也是在宋朝形成的。比較合理的說法,應是自周代起,人們在冬季即將來臨之際,已有迎冬、祭祖、薦新等一系列的禮俗活動。經過長期的演變,到宋朝時,人們在傳承古代禮俗的同時,又增添給遠在外地戍邊、經商、求學的親友送冬衣,給逝去的親人送寒衣(多爲紙製)等節俗,“寒衣節”正式形成。

寒衣節的習俗

2019寒衣節是什麼時候 2019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第4張

燒寒衣

 燒寒衣

也就是準備供品,一般在上午進行。供品張羅好後,家人打發小孩到街上買一些五色紙及冥幣、香箔備用。五色紙乃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薄薄的,有的中間還夾有棉花。晌午吃過飯,主婦把鍋臺收拾乾淨,叫齊一家人,這就可以上墳燒寒衣了。

吃麪條

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爲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蕎麪、莜麪。寒衣節吃麪的習俗習俗由來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麪條是不錯的選擇。

紅豆飯

後人把十月初一當悼亡節來過時,以紅豆飯爲奠。迄今江蘇大豐一帶還有個傳說,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後,窮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

金銀包袱

下跪磕頭,然後在墳頭劃一個圓圈,將五色紙、冥幣置於圈內,點火焚燒。有的人家不但燒冥幣,還燒用五色紙糊成的豪宅、汽車等“奢侈品”,一邊燒,一邊唸叨對逝世故人想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