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浴佛節的來歷 浴佛節是怎麼來的

資訊1.09W

導讀:浴佛節,一看就是與宗教有關的節日,而且是屬於佛教的重要節日,我國信仰佛教的居民都要慶祝它。那麼,浴佛節的來歷是什麼?浴佛節是怎麼來的呢?浴佛節也有習俗活動,那麼浴佛節習俗都有哪些呢?感興趣的朋友來瞧瞧萬年曆小編對浴佛節的介紹吧。

浴佛節的來歷 浴佛節是怎麼來的

浴佛節

 浴佛節的來歷

公元前565年農曆四月初八,釋迦牟尼誕生在北印度,有天上九龍吐出香水爲太子洗浴的異說。據此典故,每年農曆初八,慶祝釋迦牟尼誕辰日的重要內容,以香水沐浴佛身,故名浴佛節。越南稱禮佛誕,韓國爲釋迦誕辰日,日本爲灌佛會又稱“華節”。蒙藏地區以四月十五日爲佛誕日,緬甸在緬歷月盈日爲浴佛節。

浴佛節是怎麼來的

相傳北天竺迦毗羅衛城的城主淨飯王之子喬達摩·悉達多(成佛之後佛號爲:釋迦牟尼)誕生時就會走路,而且步步蓮花,在走到七步的地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正當此時,突然天雨花香、九龍吐水,場景十分壯觀。這位太子其實是從兜率天內院發願降生人道的“護明菩薩”,長大後自行斷髮出家、修行、悟道成佛號釋迦牟尼佛。

佛門僧俗大衆每於佛誕日這一天,仿效喬達摩·悉達多出生時的情景用甘草、茶或多種香草製成的“香湯”沐浴“太子”佛像,以示崇敬。因此,佛誕日又有“浴佛節”之稱。

漢傳佛教界“浴佛”紀念佛祖誕辰的儀式,始於東漢時,最初僅限於寺院舉行,到魏晉南北朝時流傳至民間。浴佛的儀式一般是在佛殿或露天淨地舉行。

浴佛節的來歷 浴佛節是怎麼來的 第2張

浴佛節

浴佛的方式是在寺院內置一小浴亭,亭內供釋迦小像,旁貯浴佛“香湯”,與會信衆每舀水“浴佛”,即飲之。與會信衆在以香湯“浴佛”之際,也使“心靈”得到淨化。舉行浴佛大典的佛寺,大多也會舉行放生法會,以結善緣,增進功德。

浴佛節習俗

1、浴佛

相傳農曆四月八日爲釋迎牟尼的生日,此日僧尼皆香花燈燭,將銅佛放於水中,進行浴佛,普羅大衆則爭舍財錢、放生、求子,祈求佛祖保佑,各地佛寺舉行佛誕進香。

2、齋會

齋會,又名吃齋會、善會。由寺廟僧人召集,請善男信女在農曆四月八日赴會,唸佛經、吃齋,因爲與會者要吃飯,須交“會印錢”。飯菜有面條、蔬菜和酒等。還有一種烏飯,方法是以烏菜水泡米,蒸出後爲烏米飯。這種食品本是敬佛供品,後來演化爲浴佛節的飲食。在浴佛節期間,人們還要討浴佛水,以得佛祖庇佑。

3、放生

佛教主張不殺生,在浴佛節期間有放生的習俗。放生來源早在宋代已有記載。《武林舊事》中說:“四月八日爲佛誕日,諸寺院各有浴佛會,僧尼輩競以小盆貯銅像,浸以糖水,覆以花棚,饒錢交迎,編往邸第富室,以小構澆灌,在求施利。是日西湖作放生會,舟揖甚盛飛略如春時小舟,競買龜魚螺蚌放生。”古代有承美放生傳說,民間有玳瑁放生等。放生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浴佛節的來歷 浴佛節是怎麼來的 第3張

放生

4、結緣

結緣是以施捨的形式,祈求締結世之緣。是浴佛節對於男女來說很重要的一個活動。何謂“舍豆結緣”?因佛祖認爲人與人之間的相識是前世就已結下緣分,俗語就有“有緣千里來相會”之說。又因黃豆是圓的,圓與緣諧音就以圓結緣。民間有舍豆結緣,寺院、宮廷也不例外。宮中要煮青豆,分賜宮女內監及內廷大臣,稱做“吃緣豆”。

5、求子

人們總想把自己的願望藉助特別的日子,乞求它的實現,在浴佛節向觀音求子,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山東聊城地區有觀音廟,神案前擺着許多小泥娃,都是清一色的男孩,或坐、或爬、或舞。四月八日這天,不育婦女多去拜觀音和送生娘娘,討一個泥娃娃,以紅線繩套住脖子,號稱拴娃娃,甚至還有的以水服下,認爲這樣能懷孕生子。泰山除供碧霞元君外,還盛行押子,即在樹上押一石,拴紅線,以求吉利得子。《吉林奇俗談》中說:“吉地白山四月二十四日開廟會,求嗣者詣觀音閣,於蓮花座下竊取紙糊童子一,歸家後置褥底,俗謂夢能可操勝券。”

6、行像

在佛寺,“行像”是浴佛節最熱鬧的活動。所謂“行像”,就是在城市的街衙大道上用裝飾華美的車載着佛像,以歌舞伎樂爲行像的前導巡行,這是一種類似遊行的盛大慶祝活動,只限於巡行城中主要商業大街。

其熱烈歡樂的氛圍同“與民同樂”的根本精神是相同的。每逢佛誕日,寺中僧衆可以在漫長而枯燥、單調的修行生活中,藉機放鬆一下,充分領略人世生活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