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海南三月三有什麼傳統活動 黎族三月三的傳統美食

資訊1.14W
海南三月三有什麼傳統活動 黎族三月三的傳統美食

導語:海南的黎族是我國56個民族之一,人口過百萬,主要生活在海南省境內,貴州、廣東、廣西有少量人口分佈。黎族最盛大的節日就是每年的“三月三”,農曆三月初一開始三月三的慶祝活動,爲期三天,一般到三月初三就會結束。那麼,海南三月三有什麼傳統活動呢?竹竿舞、黎族祭祀、還有豐盛的民族美食都會讓你不虛此行。下面就帶你探祕黎族三月三的傳統美食吧!

海南三月三有什麼傳統活動 黎族三月三的傳統美食

海南三月三有什麼傳統活動 黎族三月三的傳統美食

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節是海南黎族苗族羣衆紀念先祖、喜慶新生、讚美生活、追求愛情的傳統盛日,每逢農曆三月初三,海南黎族苗族羣衆都會自發地開展各種活動來歡度這一佳節。1992年,海南省人民政府舉辦首屆國際椰子節,把黎族苗族“三月三”慶典巧妙地與椰子節融合在一起,使海南國際椰子節這一商旅文化節慶增添了濃郁的民族文化氣氛。

節日這天,當地黎族人民舉行預祝"山蘭"(山地的旱谷)和打獵豐收的活動。同時,這一天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清早,姑娘們便穿上豔麗的筒裙和無 花邊的黑色上衣,提着五香竹筒,向五指山彙集。節日前,小夥子背槍 荷箭,互相邀約,前往深山密林圍獵。節日時返回村寨,向姑娘講述圍獵的經過,描繪自己的勇敢 機智,以蠃得姑娘們的青睞。

節日裏,還開展"跳竹竿"活動。叄加者多是青年男女。他們四人一組,分站兩旁,將八根長竹竿平行放成四行,在音樂 鑼鼓的伴奏下,持竿者隨着樂器的節拍不斷使竹竿一分一合。跳竹竿的男女隨着竹竿的分合,動作靈巧,優美地跳躍其間。

晚間,男女青年在廣場上圍着篝火,在鼻簫、洞簫、口弓等樂器的伴奏下,跳起反映黎家砍柴、舂米、打獵等活動的"砍柴舞" "舂米舞"和"打獵舞"。很多人都是在這個歡樂的節日裏獲得了愛情,得到了幸福。因此,黎族青年都把三月三作爲定情的日子,象徵着他們的愛情似明媚的春天一樣美好。

海南三月三有什麼傳統活動 黎族三月三的傳統美食

歷史上,海南黎族和苗族都有歡度“三月三”的習慣。每逢“三月三”,居住在東方市的黎族,無論男女老少都盛裝打扮,帶着山蘭米酒、竹筒香飯、棕子,成羣結隊匯聚到會合地點,以對歌、盪鞦韆、打叮咚、吹鼻簫、跳打柴舞、張弩射箭和粉槍射擊等民間活動來歡度這個吉祥的盛日;居住在本島南部特別是三亞市的黎族,則以豬頭、米酒和飯糰爲祭品,前往三亞落筆洞進行祭祀活動,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五指山“合畝制”地區的黎族,每年農曆三月的牛日,在畝頭家殺豬擺酒,敲鑼打鼓,全村男女歡跳祖先舞,慶賀春天帶來福氣。

以往,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的主會場,每年都是在五指山市(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駐地)舉行。進入2l世紀後,除有“海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而需要集中外,各民族市縣都不再集中到五指山市來參加慶典,一般都在本地歡慶“三月三”節。如今,“三月三”節的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不但繼承了昔日的對歌、射箭、摔膠、盪鞦韆、跳打柴舞、粉槍射擊等傳統的內容,而且還增加了黎族苗族傳統歌舞、現代歌舞表演,書畫、傳統紡織品、工藝品、文物等展覽,競技性體育項目如球、棋類、田徑比賽等新的內容,新時代的特色越來越濃厚。“三月三”節已成了集商貿、旅遊、文化娛樂及節日歡慶爲一體的節日,成爲海南黎族苗族人民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進各族人民的瞭解和友誼,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盛會。每年的黎族苗族“三月三”節,都吸引着衆多國內外遊客的到來。

黎族三月三的傳統美食

黎族三月三的傳統美食

魚茶:每到“三月三”來臨之季,魚茶就會成爲當地黎族人的最大祭奠,一般要歷時四至五天。烤時需提前24小時醃製,先將全牛清理乾淨,在某些部位劃以數刀,再將配料如孜然、油、鹽、蒜、姜、花生醬、白蘭地酒、醬油等作料塗抹全身,放至第二天,加以烤制。烤制時,要不斷翻轉牛身,不時給牛身噴上白蘭地酒及抹上油。如此翻轉烤制約5個多小時,牛肉裏外三層即可食用,尤以牛腩部位最美味。

黎族人在“三月三”這天還要品魚茶。這種茶不是普通意義上泡水喝的茶,而是一種醃製的食品,其香味卻可與茶香媲美,用來“下飯”,胃口大開。魚茶是黎族招待客人的特色菜餚,也是黎族人的風味食品。魚茶分爲溼魚茶和乾魚茶兩種。它的製作比較複雜,將肥大的淡水活魚“拾掇”乾淨,用刀將其切成塊狀,在魚塊上抹上鹽,放置一兩個小時,後濾幹鹽水,“乾魚茶”則要把魚曬乾。再將做好涼米飯摻入、酒糟或炒米攪勻,再裝進乾淨的罈子裏密封起來,如天氣炎熱,放至7-10天即可啓蓋食用;如天氣寒冷,則半個月或一個月方可食用。

“南剎”:在黎族居住區,招待貴客和重大節日必不可少的美食叫“南剎”。在黎家酒席上能夠吃到“南剎”者,就代表是深受歡迎的客人。“南剎”分爲肉和菜兩種,“肉南剎”其實就是酸肉,將煮熟的米飯放入罈子裏,再放入生的牛肉或豬肉、山鼠等小動物,封嚴壇口,埋入地下一個月後拿出來吃。“菜南剎”,其實就是黎家酸菜,黎語稱爲“南剎”。是將米粥內放入野菜封入壇內,埋入地下一個月發酵後品嚐。當“南殺”打開壇口,一股撲鼻的酸臭味會讓你接受不了,可當你壯着膽子吃上一口,酸甜味伴着微臭味,會讓你忍不住驚呼原來是如此的異香。常吃“南殺”可以清除體內毒素和身體內的雜質。

黎族三月三的傳統美食

三色飯:吃三色飯是黎族人在“三月三”裏最美的享受。三色飯,分別取色於新鮮植物紅葵、黃姜和三角楓,或是桑葉、紅藍藤葉和黃姜。先將三種植物用水浸泡兩小時,黃姜最好搗爛再泡水,待泡出顏色後,再將山蘭米淘淨濾出水分,分成3等份,分別放入三種不同顏色的色液中,浸泡八小時染上顏色,將米撈出濾幹水分。然後把三種顏色的山蘭米分別上籠隔水蒸,約一個半小時至熟取出,趁熱將椰漿分成3等份,加入3種飯中攪勻。最後取糉葉包住,或是分3面捏成“金字塔”。吃時撥開糉葉,頓時紅、黃、黑三色躍入眼簾,品之香酥柔韌,帶有藥香甘甜。

竹筒飯:嘗竹筒飯是黎族人在“三月三”裏最值得稱道的一件事。這道傳統美食,通常是黎家人出遠門、上山打獵或招待客人時才做的。它用山蘭稻衝的“香米”並配肉類爲原料,放進新鮮的粉竹或山竹鋸成的竹筒中,加適量的水,再用香蕉葉將竹筒口堵嚴,然後在炭火中烤焦即可。“一家飯熟,百家聞香”就是對黎族地區的特產香糯米的最好讚譽。

黎族椰子糕:椰子糕是黎族特色小吃中的一種,聽名字就能猜到其味道與椰子有關。椰子糕呈扁圓型有碗底般大小,外面用椰葉或香蕉芭蕉葉裹成。除了具有年糕的綿軟特點外,其餡是最大的特色。一般有椰絲花生餡和椰林芝麻餡的。當然外面包的椰葉散發的香味也許更能夠提起人的食慾。

山蘭酒:山蘭酒是黎族採用所居山區一種旱糯稻(山蘭稻米)釀製而得名。並採用了當地山中特有的植物,運用傳統自然發酵的辦法制成。對於黎族來說,山蘭酒就像國外的香檳一樣,一般逢貴客來臨或重大節慶纔拿出來痛飲。製作方法有二,一是將山蘭米蒸熟揉散成粒,再用黎山特定植物和米粉製成的“球餅”碾至粉狀摻入其中,裝進壇裏。一日後取少量冷水沁入並封口,埋到芭蕉樹下自然成酒,一年後呈黃褐色,數載則顯紅色甚至黑色。另一種是將蒸熟的山蘭米和碾碎的“球餅”混合放置在墊滿芭蕉葉的錐形竹筐中,上面也用芭蕉葉封蓋。三天後,朝下的竹筐尖部開始往筐下的陶罐裏滴出漿水,這就是山蘭純液,呈乳白色。山蘭酒根據存放的時間長短味道而不同,剛釀好的酒存放十天左右時是甜的,這時也是黎族人通常叫“BIANG”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