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節日慶典 > 萬年曆

關於中秋節的來源 中秋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萬年曆5.51K

導語:中秋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這個問題的具體時間已經不可考證了,反正我們有歷史記載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慶祝中秋節的活動。根據現在流傳下來的史料來看,中秋這個名詞是從《周禮》一書開記載現的,但是那時候還沒有現在這樣熱鬧的慶祝活動,一直到兩漢時期纔有了現在中秋節的雛形。關於中秋節的來源,我們還是下文詳細說吧,現在三言兩語是說不清楚的。

關於中秋節的來源 中秋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關於中秋節的來源 中秋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關於中秋節的來源 中秋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中秋節由來

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裏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爲中秋節。歐陽詹(公元785~約827年)於《長安玩月詩序》雲:“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雲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魂圓,故曰中秋。”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爲“仲秋”。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爲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副副班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墨客騷人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爲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爲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爲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爲“團圓節”。

中秋節傳說

中秋節傳說

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去。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

后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

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裏,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後,后羿率衆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待后羿率衆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着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節詠月名句積累

中秋節詠月名句積累

1、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2、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三國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應令》

4、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6、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7、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8、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9、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

10、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 唐•劉長卿《苕溪酬樑耿別後見寄》

1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唐•李白《關山月》

12、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唐•李白《子夜吳歌四首》

13、月色醉遠客,山花開欲燃 唐•李白《寄韋南陵冰,餘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贈》

14、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唐•李白《憶山東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唐•李白《把酒問月》

標籤: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