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有關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怎麼來的故事

資訊1.28W

導讀:中秋節的到來讓我們見識到月餅這一食物的多樣性,也觀賞到一年當中最圓最亮的月亮時刻,雖然每個月的十五月亮都是圓的,但是中秋圓月就是特別亮和圓。那麼,有關中秋節的來歷,你知道多少呢?想知道中秋節怎麼來的故事,就來瞧瞧萬年曆小編的介紹吧。

有關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怎麼來的故事

中秋節

1、嫦娥奔月

第一個故事就是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嫦娥奔月”。相傳在很久以前,天上居然同時出現了十個一模一樣的太陽,強烈的太陽光線曬得大地乾裂,河流乾枯,人們彷彿身處於溫度極高的蒸爐中,簡直苦不堪言。

好在一位身有神力的英雄壯士,不忍心再看老百姓們受苦,於是在山巔用神力拉開神弓,一口氣將多餘的9個太陽全部射下,只留一個爲人們帶來光明。人們再也不用忍受十個太陽照射的痛苦,對這位射日英雄十分敬重和愛戴,這位英雄就是鼎鼎有名的后羿。

后羿立下射日神功,解決百姓於水火之中,這樣的壯舉傳到了王母娘娘的耳中,王母被其勇敢和善良感動於是特地賞賜給他一丸仙藥,吃後便可逃脫生老病死飛昇成仙。然而,后羿與髮妻嫦娥恩恩愛愛情深義重,不忍心拋下嫦娥獨自昇仙,於是將仙藥悄悄藏了起來。

這件事情卻傳入了逢蒙耳中,他一心想奪取仙藥,嫦娥無奈之下只好自己吞下仙藥,變成仙子飛到了月亮上。后羿回家後悲痛不已,萬分思念妻子,幸有一位神仙告知,只要在八月十五月圓夜用麪粉製成一種圓月形狀的糕點擺放好,就可讓妻子回家團聚,這個糕點就是現在的月餅,人們在中秋吃月餅和家人團圓的習俗也就流傳下來了。

有關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怎麼來的故事 第2張

中秋節

2、月餅起義

另一個故事則是元朝“月餅起義”。元末時期朝廷昏庸腐朽,在殘酷的霸權統治下人民生活非常困苦,終於在欺壓中奮起反抗。當時朱元璋聯合了多路民軍反抗力量,準備一起進行大的反擊。然而面對朝廷官兵的嚴格搜查,想要互相聯絡和傳遞消息相當地困難。

當時有一位智慧的軍師想出了好辦法,他們用麪粉製作了非常大的圓餅狀糕點,然後將寫着”八月十五起義“這條關鍵信息的紙條隱祕的藏在了糕點之中,很快消息便傳遞出去,最終人民的反抗取得了勝利。

朱元璋登基後下詔,全體將士們都可以在八月十五這一天休沐回家,和親人們團圓,並且還專門製作了當時用來傳遞消息的糕點賞賜給他們。經過後世的改良和精進,形成了現在各式各樣的月餅。

中秋節的發展過程是什麼樣的

1、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祭月,歷史久遠,是古代我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二十四節氣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節”。中秋節普及於漢代,漢代是我國南北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時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中秋”一詞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漢代文獻,成書於兩漢之間的《周禮》(世傳爲周公旦所著,實際上成書於兩漢之間)中說,先秦時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據記載,在漢代時,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的活動。晉時亦有出現中秋賞月之舉的文字記載,不過不太普遍,晉時期中秋節在我國北方地區還不很流行。

有關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怎麼來的故事 第3張

中秋節

2、唐代時中秋風俗在我國北方已流行。《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賞月風俗在唐代的長安一帶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並將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纔大興。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

3、北宋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爲普遍的民俗節日,並正式定陰曆八月十五爲中秋節。文學作品中出現了“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

4、到了明清時,中秋已成爲中國民間的主要節日之一。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濃厚,功利性的拜祭、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衆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

5、中秋節自古就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發展至今,吃月餅已經是我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