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節日慶典 > 萬年曆

火把節是哪個民族的 火把節是什麼節日

萬年曆2.19W

導讀:少數民族節日衆多,能被我們記住的肯定是大日子,也是最有意思的節日,那麼你知道火把節嗎?你知道火把節是什麼節日,火把節是哪個民族的嗎?一般少數民族的節日很多人民族都擁有,接下來和萬年曆小編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民族過火把節吧。

火把節是哪個民族的 火把節是什麼節日

火把節是哪個民族的 火把節是什麼節日

火把節是哪個民族的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爲“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鬥羊、鬥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在新時代,火把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能,產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節在古代被稱爲"星迴節",俗有“星迴於天而除夕”之說。火把節的由來傳說不一:一說天神與地神鬥爭,人們用火把助地神滅蟲戰勝天神;一說出自《南詔野史》及師範《滇系》,這兩書載:南詔首領皮羅閣企圖併吞另五詔,將會五詔於松明樓而焚殺,鄧賧詔妻慈善諫夫勿往,夫不從而被殺,慈善閉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火把節的習俗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彝族、納西族、基諾族在農曆六月二十四舉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舉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舉行,節期二三天。

彝族認爲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穀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後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節慶期間,各族男女青年或點燃松木製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穢求吉;或唱歌、跳舞、賽馬、鬥牛、摔跤;或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現在,人們還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並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

火把節是哪個民族的 火把節是什麼節日 第2張

  火把節的習俗

每逢火把節,彝族、白族家家戶戶門前都要豎起一個火把。在廣場中央堆砌起一個寶塔形火炬。選一根三、四丈高的青松立在中間,四周用於柴分層堆砌成寶塔形,頂端放一根掛滿紅花、白餅、海棠的翠木。傍晚,男女老少手持大小火把,隨鑼聲、號角聲彙集於廣場,將樹塔點燃。頓時火光沖天,乾柴烈火僻啪作響,與鑼鼓聲、歡呼聲匯成一片,震撼山嶽。

納西族的火把節定於舊曆6月25、26、27日,是納西族人民僅次於春節的一個隆重節日。火把節第一天,人們選擇又好又長的松木,劈成細條,中間加上易燃的松明,捆紮成火把。傍晚,各家門前的火把就點燃了,第二天的火把普遍要比第一天的高出一節。第三天是火把節的高潮,火把扎得又高又大,裝飾得很漂亮,所有角落都照遍,以求照亮莊稼,消滅害蟲,預祝豐年。人們高舉火把,盡情歌舞,通宵達旦。

白族和納西族,到了火把節之夜,要舉辦耍火活動。人們在村寨所有的大樹上,繫上成團、成束的紅花,象徵“紅花火樹如炬燃”。當天上出現第一顆星星之際,人們各舞一把點燃的小火把,載歌載舞,環“紅花火樹”唱頌一通。

普米族,到了火把節這天,要舉辦祭頌火神活動。據傳,普米人崇拜的火神叫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她爲了子孫和與本民族簇居的普米族的幸福,潛入天宮盜來了火種,並以自己的身體當火炬把火種引到了人間,讓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時獲得了火。爲了世世代代不忘昂姑咪的恩德,普米族便把昂姑咪帶來火種這天定作祭頌火神節。

彝族火把節有什麼活動

火把節是哪個民族的 火把節是什麼節日 第3張

  彝族火把節有什麼活動

火把節是彝族人民特有的傳統佳節,自漢唐起,已延續一千多年。火把節一般於每年農曆廿四舉行,歷時三天。

第一天:迎火

火把節第一天,村村寨寨都會宰羊殺豬,以酒肉迎接火神。夜幕臨近時,臨近村寨的人們會在老人們選定的地點搭建祭臺,以傳統方式擊石取火,點燃聖火後,兒孫們從老人們手裏接過火把,先照遍屋裏的每個角落,再到田邊地角,漫山遍野地走過去,用熊熊烈火驅魔除災。

第二天:頌火

第二天可以說是西昌火把節的高潮,男女老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參加各式各樣的傳統節日活動。傍晚時分,成千上萬的火把形成一條條巨型火龍,從四面八方涌向同一地方,最後形成無數的篝火,燒紅天空。

第三天:送火

送火是西昌火把節的尾聲,這天夜幕降臨之時,各家各戶會陸續點燃火把,手持火把,走到約定的地方,聚在一起,舉行送火儀式,唸經祈禱火神賜給子孫安康和幸福,賜給人間豐收和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