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城市文化

韶關大多是講什麼話?

導語:韶關以粵方言和客家方言爲主,瑤族、畲族等少數民族內部交流還保留着本民族語言。韶關市區、樂昌市區和仁化縣城則普遍使用粵方言(廣州話),普通話在市區、縣城及工礦區也普遍使用。

韶關大多是講什麼話?

一、粵語

粵方言又稱粵語,以廣州話爲代表,當地人叫白話,以珠江三角洲爲分佈中心,在中國的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北美洲、英國、歐洲和澳洲、新西蘭、聖誕島等以及東南亞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等華人社區中廣泛使用。

二、客家語

客家語(Hak-kâ-ngî),簡稱客語(Hak-ngî),在非正式場合又稱客話、客家話等,而在部分地區還稱涯話(粵西等地)、新民話(廣西等地)、廣東話(土廣東話)(湖南、四川等地)、懷遠話(江西等地)、惠州話(廣西等地)等,是中國臺灣的官方語言之一(法定公事語言)、蘇里南共和國的法定語言之一。

客家話成爲韶關方言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歷史、時代、戰亂的變遷。據有史可考的記載顯示,宋室南渡及宋末時期,金人入侵中原,攻破汴京(今河南開封)。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帶,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庾嶺,入南雄、始興、韶州(今韶關);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後由虔州入汀州;或滯留贛南各縣。

此外,韶關是“馬壩人”的故鄉,石峽文化的發祥地。舜帝南巡曾經過此地登韶石山而奏韶樂,動聽的樂曲使周圍的山石也爲之動容。歷史上的韶州被譽爲“嶺南名郡”,孕育了以陳朝重臣侯安都、唐代名相張九齡、唐代詩人邵碣、宋代名臣餘靖、明代抗倭名將太子太保陳磷、清代文學家廖燕、抗日戰神薛嶽、鐵軍創始人張發奎、爲傑出代表的大批歷史名人。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在韶州弘法37年,南華寺因此成爲禪宗的“南宗祖庭”。

韶關民間文化藝術種類豐富,包括採茶戲、花鼓戲、花燈戲、山歌劇、山歌、說書、快板、粵曲、舞龍、舞獅等民間歌舞以及木雕、編織、刺繡、剪紙等民間工藝。

標籤:韶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