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高考離不開准考證哪種曾是古代准考證名稱 古代“准考證”叫什麼

導語:現在我們高考,必要證件中,除了身份證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准考證。可能很多人以爲準考證只有現代纔有,但實際上不是的,古代也有。那麼,你知道哪種曾是古代准考證的名稱嗎?到底古代“准考證”叫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

高考離不開准考證哪種曾是古代准考證名稱

高考離不開准考證哪種曾是古代准考證名稱 古代“准考證”叫什麼

古人考試准考證

浮票。清代,當考生拿到試卷時,卷面上通常會黏貼着一張紙條,這就是古代的准考證“浮票”。浮票上寫有考生姓名、考場座次、彌封編號等,還標註着考生的身材、臉型、有無鬍鬚、胎痣等信息。在考生交卷時,必需將捲上的浮票揭去並保存,以備發案時比對之用。

出處:

明·王世貞《答李駒書》之一:“見吾侄浮票中議擬數條,甚當。”

清·顧炎武《與顏修來手札》:“元稿返上,略商數字,識以浮票,未知有當否?”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欽定士階條例》:“卷面用浮票填寫姓名坐號,卷後用彌封。”

古代准考證及考試製度:

高考離不開准考證哪種曾是古代准考證名稱 古代“准考證”叫什麼 第2張

古人考試

浮票

清代科舉准考證入場處的門前站着的是目光如炬的士兵,考生們挨個兒憑“票”入場。考棚裏的每個座位上都有座位號,爲尋覓座號,考生們根據自己領到的“座號便覽”和“浮票”來尋找自己的座位,這兩種東西就是當時的“考號”和准考證。

藏友曹先生收藏的一張古代的“准考證”,其上寫有考生的姓名、坐次及卷封字號,中央蓋有滿漢雙文考點大印。上端標有“浮票於交卷時自行揭去發案比對”的字樣。最妙處在於考生的身材相貌膚色都清楚地記錄在上。

票卷

清代科舉考試准考證名爲《院試卷結票》 ,是清代參加秀才考試時所用。考生們在赴考前需要親自去領取《院試卷結票》,在赴考時,需“於點名時執票領卷”,“如無票卷者不準入場”參加考試。

科舉卷票是科舉考試考務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清代科舉法律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就像高考的准考證一樣,但它比高考更爲複雜的是,在鄉試考試時本地方就要在縣衙登記參加鄉試的年貌冊,內容是每名參加鄉試的秀才都要有兩名保廩,該館就有這樣一本原始木刻印刷《年貌冊》 ,是山西省河津縣衙所制,內有河津縣衙關防印。

清代學子考進士,要經鄉試、會試、殿試三級考試,每級考試都有不同格式和內容的“准考證”。

同治九年 1870年 卷票 見圖 ,是清代科舉鄉試的“准考證”。此票長25×15釐米,爲梯形方框,框內上方寫有卷票二字,兩字中間蓋有“月字闈”紅戳,方框下寫有:順天府府丞堂爲給髮捲票事,照得本年庚午科順天鄉試幾科試諸生,例應投納試卷,今據保定清苑,附生霍汝淮赴府投到試卷一本,合行票給該生收執,以憑赴龍門聽候查驗點各領卷,如無此票定即扣除。

清代科舉准考證此卷票按常規,進考場就應收回,不知何原因遺存民間,雖經137年的歷史滄桑,且保存較好,彌足珍貴。它不僅是清代科舉準考制的物證,且對清代科舉考試製度研究有參考價值。

這張准考證長約40釐米,寬約20多釐米,名爲《院試卷結票》 。上面顯示考生爲清代光緒年間家住“成都府華陽縣下一甲”的文童李榮,是其在考試前半個月由當時的華陽縣政府教育管理部門(今春熙路一帶)送來的。成都收藏家協會有關負責人周錫光介紹, 字原意爲考取功名之意,可見時僅十幾歲的李榮從出世之日起就註定要奔走仕途。這張准考證上不僅寫有李?榮的曾祖、祖父、父親、老師及鄰居的名字,還需要兩位保人畫押,聯名保送學生參考,以備在領取考卷時查驗考生真實身份。

補考

由於每次推薦參考人數有限,清政府還制定了補考規則,另一張來自四川“西昌縣”的這張補考證就蓋有紅色“補考”二字。據周錫光介紹,在學而優則仕的年代,爲了爭取補考這個機會,很多人都使出渾身解數作弊。所以補考證的登記比准考證更加複雜,除了要填寫長輩、老師、鄰居和保人外,還要求填寫參加補考者的身材、面貌、面色、痣、鬍鬚等特徵,因爲當時的准考證上還沒有貼照片,只能通過衆人簽名擔保和體貌特徵來防止冒名頂,“以防冒頂”,但這是一張空白補考證,還未有考生填寫。

高考離不開准考證哪種曾是古代准考證名稱 古代“准考證”叫什麼 第3張

古人考試

報考程序

古代報考程序簡表幾乎與所有的考試一樣,在參加科舉考試之前,古代讀書人也必須通過一個報考程序。自唐代開始,科舉考試允許讀書人自由報考,既不需要達官貴人的推薦,也不需要考查讀書人的門第高低,考生只要拿着能證明自己身份的材料前往籍貫所在地的州、縣官府報考,即所謂的“投牒自進”。這裏所謂的“牒”就是身份證明材料,主要包括籍貫、父祖姓名、本人年齡、相貌等。當然,科舉制度允許讀書人自由報考,並不是沒有任何限制,無條件地允許讀書人報考,也對考生報考做出一些的限制性規定:

首先,對考生的身世有較爲明確的要求,唐代規定工商業者、州縣衙門的役吏不得參加科舉考試。宋代則有條件地允許有才華的工商業者、“雜類”人等報考。由於準備參加科舉考試的人都被視爲是有才華的,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種限制是基本上不存在的。明清規定娼(妓女)、優(演員)、隸(官府中的役人)、皁(軍隊中役人)的子弟都屬於出身不清白者,他們的子弟必須在三代以後才能報考。這些對於身份的要求也是從科舉考試選拔文官的實際出發的。一方面,由於讀書人一旦及第便可以光耀門楣,其具體表現秀才家的大門可以比普通人家的高三寸,在多數朝代還立即將其祖宗三代公之於衆,如果身家不夠清白,不但會讓讀書人自己感到難堪,而且也會影響科舉制度在百姓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另一方面,通過科舉考試選拔的人才大多數要成爲掌管一方的官員,他們不僅要負責處理政務,還要負責各種案件的審理,即擔任法官,如果出身方面有污點,在以後處理公務時就難以威鎮民庶。按照科舉考試的規定,出身不清白的人蔘加科舉考試,是屬於嚴重的違法行爲,應受到嚴厲懲罰的。

其次,要求考生必須回原籍報考。自宋代開始,爲協調各地應舉讀書者的比例,便於考察他們的出身及道德品質,一般要求考生在籍貫所在地報考。但由於各地文化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府州解試或童試、鄉試的競爭激烈程度也不盡相同,有些考生爲能到競爭相對較小的、錄取率較高的地區應試,就冒充這些地區的籍貫,稱爲“冒籍”。這種情況在我們的高考中仍然存在,人口較多、高校相對較少省份的考生,往往利用各種途徑向文化相對落後,或高校相對集中的地區遷移,目的是避免本地區的激烈競爭,以便能夠考上更加理想的高校,我們稱之爲“高考移民”。冒籍向來是科舉考試紀律嚴懲的對象,一旦發現考生冒籍,即終身不許再應試,而且當地的官學教師和結保的讀書人也要一同治罪。

最後,要求結保證明。大多數考試報考時,需要照數碼照相,以避免代替考試行爲的發生。而且高考信息十分發達,考生的檔案資料都可以通過已經建立的文字檔案或數據庫來查詢。但在在科技尚不發達的古代社會,對考生的外貌只能以文字描述一些基本特徵,主要包括身材的高矮,面色和有無鬍鬚等等,其他身份材料則基本上靠考生的自覺填寫和地方官學的審查,因此結保證明就十分必要了。一般來說,結保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考生互相擔保,五個同時參加考試的考生互相擔保,也稱爲“五童結”;另一種形式是由官學的廩膳生來充當證明人,並在結保證明,即“結狀”上簽字,稱之爲“認保”或者“派保”。這樣,考生在報考和考試中有任何舞弊行爲,結保者、認保或者派保的廩膳生都要受到牽連,輕則收到降等的處分,重則會有牢獄之災。

此外,歷代科舉都規定,品行不端,有犯罪前科,處於服喪期間的讀書人,以及女性都沒有報考資格。應當說,這些規定雖然與允許考生自由報考之間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但這些限制性規定不會從根本上否定科舉報考的自由性,因爲這些限制性規定所涉及的考生人數十分有限,絕大多數的讀書人仍能自由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