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大鵝的祖先是誰 大鵝的祖先是天鵝還是野雁

導語:大家都知道,鵝是一種常見的家禽,有喜水性、耐寒性、警覺性、生活規律性、抗病能力強等特點。最近有些朋友來諮詢小編,大鵝的祖先是誰?大鵝的祖先是天鵝還是野雁?有不知道的小夥伴趕快跟着小編來學習一下吧,希望大家閱讀愉快。

大鵝的祖先是誰

大鵝的祖先是誰 大鵝的祖先是天鵝還是野雁

大鵝

大鵝的祖先是野雁,大約在三四千年前人類已經馴養,現在世界各地均有飼養。但是大家知道嗎?歐洲人飼養的家鵝,與亞洲地區(主要是中國)飼養的家鵝其實是不一樣的。

中國人印象中的大鵝,幾乎個個都有一顆大鉢兒頭,看起來雄赳赳氣昂昂,跟老壽星似的。

而歐洲家鵝卻沒有這個特徵,只是單純看起來呆頭呆腦不太聰明的亞子,但是戰鬥力跟亞洲大鵝一樣不可小覷。

二者外表迥異的根本原因,是兩種家鵝其實分別馴化自兩種不同的雁科動物

亞洲家鵝的祖先,是鴻雁Anser cygnoides。

是的沒錯,就是那種每年成羣結隊秋天劃過天際,一會兒排成“一”字,一會排成“人”字,翱翔在我們頭頂的“大雁”。

和家鵝相比,鴻雁的身體更加結實緊湊,淡褐色的腹部與暗棕色的翅膀在枯黃的草地中是完美的僞裝,黑色的喙在額頭前微微隆起,昭示着它們與亞洲家鵝相通的血脈。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野生鴻雁的頭頂只有微微隆起的腦門兒,有些個體甚至一點都不突出。中國家鵝極端突出的大腦門兒,跟疣鼻棲鴨的紅色肉瘤一樣,是人工選育的結果。

再說說歐洲家鵝的祖先,它們是生活在歐洲及西亞地區的灰雁Anser anser。

野生灰雁的顏色與鴻雁其實十分接近,但灰雁喙部呈明亮的橙黃色,而鴻雁的喙部呈黑色,這是兩者最顯著,也是最直觀的分別,一眼看過去就能分清楚。

還此外有一個區別,就是有些鴻雁個體擁有突出的腦門兒,馴化成中國大鵝後人們還選育特化了這一鉢兒頭結構。而灰雁的額前並沒有突起,所以由灰雁馴化而成的歐洲家鵝,頭上也一樣沒有亞洲家鵝那樣的疙瘩蛋兒。

大鵝的祖先是誰 大鵝的祖先是天鵝還是野雁 第2張

  鵝

鵝的起源

從起源進化上來說,家裏養的大鵝是由野雁經過人工訓化而來的(中國家鵝一般起源於鴻雁,歐洲鵝和伊犁鵝絕大多數起源於灰雁),是鳥綱雁形目鴨科鵝屬的一種家禽,而天鵝是天鵝屬的一類遊禽。

鵝的飼養歷史十分悠久,公元前2500年的古埃及便有着圈養鵝以及培育鵝肝的詳細記載,古羅馬帝國的神廟還曾經供奉着幫助他們發現入侵者的“神鵝”。

國內也有很多關於鵝的典故:

晉代王羲之喜歡欣賞鵝鳴聲,聽說某地一老婦家有隻善鳴的鵝,於是前去觀看,結果老婦聽說王羲之要來,把大鵝宰了燉肉款待王羲之,令後者扼腕嘆息;

唐代的駱賓王七歲時觀察池塘中戲水的鵝,寫下流傳千古的《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大鵝的祖先是誰 大鵝的祖先是天鵝還是野雁 第3張

  鵝圖片

鵝的生活習性

喜水性

鵝作爲水禽,天性喜水,每天有1/3的時間是在水中,習慣了在水中嬉戲、覓食和求偶交配,因此鵝場應建立在有良好水源、寬闊水域的環境下,尤其以溝、湖、河等流動水域最好。

合羣性

鵝具有很強的合羣性,行走時排列整齊,覓食時也是在一定的範圍內擴散,當離羣獨處會發出高聲鳴叫,以求同伴迴應後尋聲歸羣,這種合羣性有利於鵝羣的管理。

草食性

鵝是草食性家禽,飼料主要以植物性飼料爲主,覓食活動強,可以大量的覓食天然的植物性飼料,每天可消耗約2kg的青草。雛鵝在1日齡起就可食用青草,如果條件允許應儘量放牧,舍內圈養要以優質的牧草進行飼餵,可用精料與草料相結合的方式飼餵,但也要適當放牧,這樣不但可以降低成本,最主要的是可以促進鵝的生長髮育及育肥。

耐寒性

成年鵝的耐寒性能很強,在寒冷的冬季也可下水游泳,還可露天過夜,這與鵝的羽絨厚密服帖,具有很好的隔熱保溫功能有關,鵝喙梳理羽毛時會壓迫尾脂腺,擠出的分泌物塗在羽毛表面,可使羽毛具有防水禦寒的特性,並且鵝的皮下脂肪較厚,使鵝的耐寒性增強。

警覺性

鵝具有敏銳的聽覺,警覺性很強,反應迅速,叫聲響亮,當鵝遇到陌生人或其他動物時會高聲嗚叫警告,有的鵝攻擊性強,會用喙擊,用翅撲擊。因此,育雛舍常用公鵝做爲警戒,以防其他動物,如老鼠、貓等進入舍內。但是,在鵝的飼養過程中要避免鵝羣受到驚嚇,以免產生應激,影響鵝的生長髮育及育肥效果。

規律性

在放牧、交配、採食、洗羽、休息和產蛋方面都有固定的時間,而且鵝羣在放牧時的出牧、游水、交配、採食、休息、收牧等活動都在放牧時相對穩定的循環出現,並且這種生活規律一旦形成就不會輕易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