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感恩節的由來和習俗有哪些

導語:2015年11月25日是美國的感恩節,美國感恩節也被稱作購物血拼節,感恩節購物的狂熱程度不亞於中國的光混節,而且是感恩節的第二天商家紛紛推出打折優惠活動,大家夜裏就摸黑去提前搶佔優惠先機。那麼美國感恩節的由來和習俗有哪些呢?感恩節起源於美國要追溯到美國曆史的開端了,由原來早期英國登陸至北美洲開始講述吧。

感恩節的由來和習俗有哪些


感恩節全家人一起共進豐盛晚餐,原意是爲了感謝上天賜予的好收成初時感恩節沒有固定日期,由美國各州臨時決定。

感恩節的由來:英國清教徒踏入北美洲 印第安人幫助生存

感恩節的由來要一直追溯到美國曆史的發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號“船滿載不堪忍受英國國內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達美洲。他們是美國人的祖先,最先踏入北美洲這一片淨土,他們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處在飢寒交迫之中,冬天過去時,活下來的移民只有50來人。當地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給移民送來了生活必需品,還特地派人教他們怎樣狩獵、捕魚和種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移民們終於獲得了豐收,在歡慶豐收的日子,按照宗教傳統習俗,移民規定了感謝上帝的日子,並決定爲感謝印第安人的真誠幫助,邀請他們一同慶祝節日。

在第一個感恩節的這一天,印第安人和移民歡聚一堂,他們在黎明時鳴放禮炮,列隊走進一間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誠地向上帝表達謝意,然後點起篝火舉行盛大宴會,將獵獲的火雞製成美味佳餚盛情款待印第安人。第二天和第三天又舉行了摔跤、賽跑、唱歌、跳舞等活動。第一個感恩節非常成功。其中許多慶祝方式流傳了300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


每逢感恩節,美國和加拿大人必有肥嫩的火雞可吃。

感恩節的習俗:吃烤火雞

每逢感恩節,美國和加拿大人必有肥嫩的火雞可吃。火雞是感恩節的傳統主菜。歐洲移民到美洲後,覺得火雞的外觀與土耳其“身黑頭紅”的服裝特色很相像,於是叫它們爲“Turkey”(土耳其)。美國人吃火雞時多數是燜烤。通常是把火雞肚子裏塞上各種調料和拌好的食品,然後用燒烤袋包好,整隻烤出。

感恩節的習俗:集體慶祝狂歡

每逢感恩節這一天,美國舉國上下熱鬧非常,基督徒按照習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禱,城市鄉鎮到處都有化裝遊行、戲劇表演或體育比賽等。,學校和商店也都按規定放假休息。孩子們還模仿當年印第安人的模樣穿上離奇古怪的服裝,畫上臉譜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好客的美國人也忘不掉這一天邀請好友、單身漢或遠離家鄉的人共度佳節。


比賽開始,五個人就迅速把玉米粒剝在一個碗裏,誰先剝完誰得獎。

感恩節的習俗:玉米遊戲

據說這是爲了紀念當年在糧食匱乏的情況下發給每個移民五個玉米而流傳下來的。遊戲時,人們把五個玉米藏在屋裏,由大家分頭去找,找到玉米的五個人蔘加比賽,其他人在一旁觀看。比賽開始,五個人就迅速把玉米粒剝在一個碗裏,誰先剝完誰得獎。然後由沒有參加比賽的人圍在碗旁邊猜裏面有多少顆玉米粒,猜的數量最接近的獎給爆玉米花。

感恩節的習俗:餐桌布置

主婦們不是照往常一樣擺放鮮花,而是擺放水果和蔬菜。中間還常常放上一個大南瓜,周圍堆放些蘋果、玉米和乾果。有時人們還把蘋果或南瓜掏空,中間放滿去殼的乾果或者點燃蠟燭。平時,女主人可以在飯後把客人請到客廳裏,但在感恩節卻不這樣做。感恩節的聚餐是甜美的,每個人都願意在飯桌旁多呆一會兒,他們一邊吃一邊愉快地回憶往事,直到最後一根蠟燭燃盡,他們才離開那可愛的餐桌。


感恩節蔓越桔競賽

感恩節的習俗:蔓越桔競賽

飯後,經常還做些傳統遊戲。比如:跳舞、各種比賽等許多娛樂活動。有種遊戲叫蔓越桔競賽,是把一個裝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10名競賽者圍坐在周圍,每人發給針線一份。比賽一開始,他們先穿針線,然後把蔓越桔一個個串起來,3分鐘一到;誰串得最長,誰就得獎。至於穿得最慢的人,大家還開玩笑地發給他一個最差獎。

感恩節的習俗:南瓜賽跑

遊南瓜賽跑,一種遊戲,專門在感恩節之後的娛樂活動。比賽者用一把小勺推着南瓜跑,規則是絕對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終點者獲獎。比賽用的勺子越小,遊戲就越有意思,常常惹得大家捧腹大笑。戲就越有意思,常常惹得大家捧腹大笑。南瓜在歐洲主要用作蔬菜,南瓜餡餅在美國與加拿大則是感恩節和聖誕節的餐後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