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中國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 我國第一次載人宇宙飛船

導語:目前,人類已經先後研究出三種構型的宇宙飛船,也就是單艙型、雙艙型和三艙型。那麼,大家知道中國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是哪個?我國第一次載人宇宙飛船是什麼?接下去給大家分享一些知識點,大家可以靈活運用,以下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

中國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 我國第一次載人宇宙飛船

宇宙飛船

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是神舟五號,2003年10月15日9時整,由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承擔發射任務的“神舟五號”飛船搭載航天員楊利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飛船在軌運行14圈,歷時21小時23分,其返回艙於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內蒙古主着陸場。“神舟五號”飛船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負責研製,其飛行任務主要是考覈載人環境,獲取航天員空間生活環境和安全的有關數據,考覈工程各系統工作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協調性。“神五”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的第五艘飛船,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射的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其成功發射不僅是中國航天事業在21世紀的一座新的里程碑,而且重塑了世界航天事業的新格局。

神舟五號飛船由推進艙、軌道艙、返回艙和附加段組成。其頭部是圓柱體,而四號的頭部是半球體,飛船艙內只有航天員,其空間的平面大約爲2.2米×2.5米,不足6平方米,可容納3名航天員。此外,神舟五號飛船還留有與空間實驗室對接的接口。

中國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 我國第一次載人宇宙飛船 第2張

宇宙飛船圖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特點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起點高,第一步就可搭載三人。“神舟五號”與四號飛船基本相似,由推進艙、軌道艙、返回艙和附加段組成。所不同的是五號的頭部是圓柱體,而四號的頭部是半球體。“神舟四號”飛船裏面裝滿了實驗儀器和物品,而“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艙內只有航天員,幾乎是空蕩蕩的,爲的是儘可能給航天員留出空間。同時,飛船的適用性很強,可以一船多用,飛船軌道艙既能進行對地觀測,又能作爲未來空間交會對接的一個飛行器。國外發射飛船是一次連續發射兩艘,而中國的方案是先發射一艘,其留軌艙與下一個飛船進行交會對接。在運載能力方面,“神五”的起飛重量遠大於美國的“水星號”和蘇聯的“東方號”;在艙體結構方面,“神五”的構形具有更多的功能;在艙段間的電、氣路連接和分離技術等方面,“神五”也更復雜;在電源方面,“神五”採用了太陽電池陣,這比“水星號”和“東方號”的電源系統技術有很大改進。

與神舟系列的無人飛船不同,保障航天員的安全成了“神舟五號”研發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飛船採用了升力式再入返回,由GNC分系統進行再入過程中的升力控制,這比國外採用的彈道式再入更爲先進,可以大大提高飛船返回着陸點的精度,減輕航天員返回地面時所承受的過載痛苦。爲了試驗航天員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國外的載人飛船是從搭載小動物開始的,而我國卻採用了先進的現代裝置——模擬假人,模擬“航天員”所消耗的氧氣與排除的二氧化碳,通過先進的地面醫監臺測試“航天員”的生理信號變化。

中國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 我國第一次載人宇宙飛船 第3張

  宇宙飛船圖片

宇宙飛船的技術要求

雖然宇宙飛船是最簡單的一種載人航天器,但它還是比無人航天器(例如衛星等)複雜得多。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宇宙飛船與返回式衛星有相似之處,但要載人,故增加了許多特設系統,以滿足宇航員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多種需要。例如,用於空氣更新、廢水處理和再生、通風、溫度和溼度控制等的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報話通信系統、儀表和照明系統、航天服、載人機動裝置和逃逸生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