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穀雨節氣的由來200字 穀雨節氣的來歷故事

導語:雖然24節氣並不是一同出現的,但被制定成24節氣之後,其由來都是一樣的。據說,穀雨以前並非排在清明之後,而是排在清明之前,那麼後面爲什麼改了呢?一起來看看以下穀雨節氣的由來200字介紹,瞭解關於穀雨節氣的來歷故事。

穀雨節氣的由來200字 穀雨節氣的來歷故事

穀雨節氣的由來200字 穀雨節氣的來歷故事

穀雨節氣

在我國,自古相傳把一年區分成二十四個“氣”,就是現在通常說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和農業生產以及羣衆生·活關係很密切。它的歷史由來已久,西漢武帝時,曾就原來疏略混亂的歷法進行了一次改革,由落下閎和鄧平等制訂了一部太初曆法,正式通用。其中,對這二十四個節氣就已有明確的著錄,—算起來,也有兩千一百多年了。

太初曆的二十四節氣,名稱跟現在完全一樣,次序也基本一致,只有兩點歧異:一是清明和穀雨的位置互相交錯,就是說,過了穀雨半個月纔是清明;一是驚蟄和雨水,情況相似,驚蟄在雨水的前面。

到了西漢後期,學者劉散改訂太初曆法,制訂了通行的“三統曆”,把驚蟄和雨水的時序互相交換了過來。至於“清明”和“穀雨”是何時改置的,史無明文。從樑朝劉昭爲范曄《後漢書》補作的《律曆志》看,;東漢後期二十四節氣的排列已和現在完全一樣了,可以判定,當是東漢章帝時在制訂新曆法“四分曆”過程中,對清明和穀雨的時序做了改置。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水也,……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古書記載:“雨生百穀”,“谷得雨而生”。清明過後,雨水增多,大大有利穀類作物的生長,故名“穀雨”。

穀雨傳說故事:

穀雨節氣的由來200字 穀雨節氣的來歷故事 第2張

穀雨

開天闢地以後,人類經過了幾十萬年沒有文字的日子。到黃帝時代,朝中出了個能人倉頡。他立志要使人間擺脫沒有漢字的苦難,辭官外出,遍訪九州,回到家鄉楊武村,獨獨一個住在溝裏沒人處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麼多的字。玉帝聽到這件事,大受感動,決定重獎倉頡。獎啥呢?獎了個金人。

那一天晚上,倉頡正在甜睡,忽聽有人喊他;“倉頡,快來領獎。”倉頡迷迷糊糊地掙開眼睛,卻見滿屋子明光耀眼。他不知這是啥緣故,急忙坐起來四下裏看。這一看不要緊,卻看見地上立着個金人。他心裏嘀咕了:這是咋搞的,哪兒來的這金人?莫非是在做夢?正想着,東鄰西舍的公雞嗚嗚啼叫,不一會天亮了,金人仍穩穩當當地立在地上。他想起夢中聽見的喊聲,明白了這金人是天上神仙給自己的獎品。又一想,自己只做了應該做的事,不配受這樣的獎勵。

於是,他朝空三拜,算是對神靈的感謝。第二天,他叫來全村的小夥子,連擡帶推地把金人送到黃帝宮中。黃帝問起金人來歷,他只說偶然撿的,並說這是天下之物。理應爲天下人共用,自己偶然撿得,不敢佔爲私有,特來晉獻。黃帝深知他的人格高尚,笑着收受了。可是,過了四五天,正當黃帝和羣臣觀賞金人時,突然飛來一道霞光,金人不見了。黃帝心裏非常難受,卻弄不清金人哪兒去了,便派人去給倉頡報訊。卻說倉頡正在酣睡,夢中又聽到有人大喊:“倉頡,玉帝給你獎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啥?”倉頡在夢中說:“我想要五穀豐登,讓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飯吃。”那人又說:“好,我去報告玉帝讓他把金人收回去,給你送些穀子。”聽到這兒,倉頡醒來了,一看窗外,只見滿天繁星,知道是在做夢,也就沒有多想,又呼呼地入睡了。

第二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倉頡正要出門,卻見滿天裏向下落穀粒。那穀粒下得比雨點還密,足足下了半個時辰,地上積了一尺多厚方纔停住。倉頡既奇怪又高興,急忙跑出門去,只見那穀粒鋪遍了整個村子,鋪滿了山川平地。鄉親們也十分驚異,個個人都向家裏攬穀子。這時,倉頡忽然想起夢中的情景,知道是玉帝對自己的獎勵,便急忙去讀黃帝報說。他走到半路,碰見了黃帝派來的人,相互說清情況,又一塊去見黃帝。黃帝聽了倉頡的一番彙報,也深感倉頡的功勞是應該大力表彰的。於是,他把下穀子雨這一天做爲一個節日,叫做穀雨節,命令天下的人每年到了這一天都要歡歌狂舞,感謝上天。從此,穀雨節便一直延續下來了。白水人民都把這一天做爲祭祀倉頡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