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新聞

日本正式批准核污水排海計劃 核污水的危害有哪些

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沉寂一段時間後,又有了新的動作,這回,他們是真的要去實行核污水排海計劃了。據央視新聞報道關於日本核污水排海最新消息,當地時間22日上午,日本正式批准核污水排海計劃!那麼,到底核污水的危害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了解。

日本正式批准核污水排海計劃

日本正式批准核污水排海計劃 核污水的危害有哪些

日本核污水排海計劃

據央視新聞消息,日本當地時間22日上午,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正式批准了東京電力公司有關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後的核污染水排海計劃。

據此前報道,根據計劃,核污水將用海水稀釋,再通過海底隧道在近海約1公里處排放。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地震並引發特大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受地震、海嘯雙重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決定將福島大量核污水經過濾並稀釋後排入大海。此舉遭到福島縣漁業協會和日本全國漁業協會聯合會以及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

核廢水是怎麼產生的?

核能,作爲一種清潔型能源,其使用可以降低全球溫室氣體的產生,全球各國爲了共同抑制溫室效應,也在努力進行清潔型能源轉型。核能的使用很廣泛,其中核電已成爲僅次於水電的第二大低碳電力。全球十大核能發電國家分別是:美國、法國、中國、日本、俄羅斯、韓國、加拿大、烏克蘭、英國、瑞典。

壓水堆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見的在運核電反應堆。通過使用中子轟擊濃縮鈾的燃料棒發生核裂變鏈式反應,而產生熱能,進而加熱水,產生的水蒸氣帶動發電機,從而轉化爲電能。

儘管核能的運用給人類帶來了更多方便,但同時產生的核廢水的處理問題,也成了全世界的難題。核廢水中有氪-85(半衰期爲10.76年)、氙-133(半衰期爲5.25天)、鍶-90(半衰期29年)碘-131(半衰期爲8.02天)、銫-134(半衰期爲2.06年)、銫-137(半衰期爲30.17年)等放射性元素,處理核廢水的根本是保證含有的放射性元素衰變,降低輻射危害,而後才能在國際組織監督下進行處理。目前核廢水的處理方法有多種,如通過火箭裝載發射太空、注入地層、排放入海,但實際上這些手段只是飲鴆止渴,轉移核輻射危害,故大多選擇將核廢水存儲在特殊材料製成的貯存罐中,等待未來科學攻破此難題再予以解決。

核污水的危害:

日本正式批准核污水排海計劃 核污水的危害有哪些 第2張

核廢水危害

核廢水對環境和生物有哪些危害?

雖然海洋的龐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稀釋核廢水中的放射性元素,但若直接排入海洋中,一是放射性元素會在海洋生物中不斷積蓄,人類打撈食用海洋生物,也同樣會在人體內不斷積蓄,對人體產生危害。二是會污染飲用水,進而污染土壤及陸地動植物。一旦處理不當,很有可能對環境和生物帶來巨大危害。受海洋洋流影響,若將核廢水排入太平洋,預計140天后,核污染將影響我國東海及南海領域,1年,核污染將覆蓋整個北太平洋,2年內會對我國大部分沿海區域產生影響。

全世界曾發生兩起安全等級爲七級的嚴重事件,一個是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另一個是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事件。在福島核泄漏事件發生後,科研專家相繼在飲用水、魚類、牛奶、非食用商品中檢測到放射性元素,可見影響範圍之廣。日本甚至在事故發生後限制一段時期的禁漁令,十年前的事故是天災,何以十年後的今天又要釀一場更大的人禍呢?

核輻射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日本正式批准核污水排海計劃 核污水的危害有哪些 第3張

核污染

(1)急性放射病(ARS)

據統計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中有134名急救災人員確診爲急性放射病(ARS),其中還有病例伴隨廣泛的β射線引起的皮膚燒傷和膿毒血癥。

(2)腫瘤

受核輻射影響腫瘤發生率及死亡率升高。

(3)甲狀腺癌

碘-131是兩起事故早期最突出的放射性核素,主要通過污染的空氣和食物進入人體,通過血液系統在甲狀腺聚集,參與正常代謝,大劑量放射性碘在甲狀腺的累積誘發甲狀腺癌發生。其中兒童是最易感人羣,兩起嚴重核泄漏事件中,兒童甲狀腺癌發生率均明顯升高

(4)致畸變

雖然沒有數據表明輻射後是否會對生殖功能產生影響,但對新生兒確有致畸形的強烈影響。

(5)骨癌、白血病及循環系統疾病

放射性元素銫-137可在骨骼中沉積,且其可存在29年之久,最終誘發骨骼及周圍組織癌症、白血病及循環系統疾病的發生。兒童及急救災人員受到低劑量輻射照射,也會誘發白內障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