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新聞

研究員孫大江:加強婦女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全球人類都承受着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我國專家孫大江研究員通過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對自然資源的影響巨大,而更依靠自然資源的婦女在氣候變化方面所受到的影響也與日俱增。

研究員孫大江:加強婦女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氣候變化正越來越深刻地影響人類生活,在適應和應對氣候變化過程中,女性不應被忽視。在我國很多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留守女性承擔了農業生產的大部分活動。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性別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孫大江認爲,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水資源、生物多樣性和健康都有諸多影響,在生計方面更依賴於自然資源的婦女,面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時也更加脆弱。

近年來,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性別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聯合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合作開展喜馬拉雅氣候變化適應性——適應性中的婦女和性別角色研究,通過對六個雲南村子和一個陝西村子開展調查研究,發現無論是預防災害發生,還是減緩環境退化、保護自然資源,提高婦女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可以更有效地保障家庭糧食安全、生計安全。

在雲南農村,保障家庭內部供水和農業生產用水,維持並改善家庭生計是婦女的重要任務。在枯水季節儲存水、循環使用水資源、保護水資源、在家庭內部分配水資源、在農業生產中提高水的使用效率、減少灌溉過程中水資源的流失等方面,婦女的作用至關重要。然而,婦女的地位、話語權偏低,這對使用和管理自然資源和其他生計資源產生了不利影響。

因此,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副教授胡玉坤認爲,婦女可以成爲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積極能動者。她們在可持續利用自然資源、節能減排、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等方面都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據德國聯邦環境部研究,相比男性而言,女性更注重歸屬感、同情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懷,正是這些不同特質,使得女性會更多地關心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該研究認爲,在交通工具的選擇偏好上,男性注重舒適、技術創新和品牌,女性則注重成本、耗油量和環保性;在使用汽車的頻率上、使用碳密度較低的交通模式傾向等方面,男性往往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更大。此外,男性收入和消費水平高於女性,所以根據男性消費種類計算出來的“碳足跡”比女性高。因而,可適當增加在建築業和低碳技術製造業等領域任職的女性數量,促進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鑑於女性在適應和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獨特地位,20多年來,在一系列國際多邊氣候磋商和決策過程中,活躍在國際舞臺上的一些民間婦女組織、聯合國機構及女性領導人都曾呼籲以平等關注婦女和男性的需求爲出發點完善氣候政策。

孫大江建議,加強制定氣候變化適應性政策的社會性別敏感性,把婦女應對氣候變化適應性能力建設納入氣候變化適應性政策框架中,要改變兩性在應對氣候變化的不平等狀況,從而降低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