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新聞

人臉識別社保認證 一張人臉捕捉3萬特徵光速識別

人臉識別社保認證 一張人臉捕捉3萬特徵光速識別

人臉識別社保認證 一張人臉捕捉3萬特徵光速識別

  手機上一些軟件就有人臉識別功能,在一些發達地區就連火車站檢票也可以實行人臉識別檢票過關。現在,人臉識別社保認證也正式在一些省份推行,現在的科技已經高超到一張人臉就能捕捉到3萬個特徵,而且是光速識別。

人臉識別社保認證

7月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宣佈全面取消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集中認證,推廣基於互聯網的生物特徵識別認證等服務渠道。此前,已有廣東、廣西、浙江、山東等地開始運用人臉識別技術進行社保認證。

數據顯示,預計到2021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51億元。用指紋解鎖手機、登錄賬號、付錢買單,已經是不少人習以爲常的動作。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將像按指紋一樣熟練地“刷臉”。“刷臉”如何讓生活更便捷,又如何保護用戶的財產安全和信息安全?

識別準確度超肉眼千倍

位於北京中關村的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入口,安裝着幾扇貌似普通的自動門。研發人員抱着筆記本電腦進進出出,通行無阻;可記者想進門時,卻吃了“閉門羹”。原來,這裏的自動門配備了具有人臉識別技術的攝像頭,能夠動態捕捉來客圖像,只要能與系統內的照片匹配,大門就會自動打開。這一識別進程極快,使用者無需停留,甚至不用擡頭看向攝像頭,就已經完成了“刷臉”進門的操作。

作爲開始最早、發展最快的人工智能技術之一,人臉識別技術從上世紀60年代起就已經起步,並取得了許多突破。最初,人臉識別靠的是識別面部關鍵點,被形象地概括成“大圓(面部)+小圓(瞳孔)+三角(鼻子)+橢圓(嘴)”模式。現在,人臉識別技術可以在人臉上捕捉到3萬多個特徵點,識別雙胞胎也不在話下;不僅可以識別靜態圖像,行走甚至跑跳的動態圖像也能識別;即使周邊光線昏暗,人臉識別也能很好地完成任務。

業內人士指出,評價人臉識別技術的成熟度,可從誤識率、通過率、識別速度、活體識別度和隱私性五個指標考察。肉眼的誤識率是千分之一,而人臉識別的誤識率可以低至百萬分之一。

“目前,業內在誤識率和通過率上已幾近完美,但想要在後三個指標上取得突破,還有一定困難。”曠視科技副總裁謝憶楠坦言,“人臉識別技術要發展,得走技術和場景雙輪驅動的路子。場景能給技術提供材料和方向,技術要在應用中擴展邊界,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