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抗美援朝是哪一年 抗美援朝勝利的歷史意義

資訊6.43K

導讀:抗美援朝是新中國成立後的戰役,我國勝利的打贏了這場戰,防止了美國的狼子野心,不過也讓不少戰士爲此犧牲,每年我們都要緬懷那些在戰場上犧牲的烈士們。那麼,抗美援朝是哪一年?抗美援朝勝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呢?和萬年曆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抗美援朝是哪一年 抗美援朝勝利的歷史意義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是哪一年

抗美援朝是在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率領下,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戰場,25日揭開抗美援朝戰爭序幕。

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人民志願軍介入朝鮮戰爭,爲援助朝鮮、保衛中國安全而進行的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激發了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爲中國贏得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抗美援朝紀念日爲10月25日。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立即出兵干涉。同一天,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美國提案,要求各會員國在軍事上給韓國以“必要的援助”〔蘇聯由於抗議新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而缺席〕。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又通過了美國關於設立聯合司令部以統一指揮在朝鮮半島的各國部隊的提案。共有19個國家參戰(朝鮮,中國,韓國,美國,英國,加拿大,土耳其,新西蘭,法國,澳大利亞,泰國,菲律賓,希臘,荷蘭,比利時,哥倫比亞,埃瑟俄比亞,南非聯邦,盧森堡)。

9月15日,“聯合國軍”在仁川港登陸。10月1日越過“三八線”,19日攻佔平壤。10月8日,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首批援朝部隊12個師赴朝參戰。戰爭持續了兩年九個月的時間。

抗美援朝勝利的歷史意義

(1)保衛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安全,爲世界人民反帝鬥爭作出了重要貢獻。打出了軍威、國威,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威望。

(2)這場戰爭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力地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抗美援朝是哪一年 抗美援朝勝利的歷史意義 第2張

抗美援朝

(3)這場戰爭由於雙方都面對新的戰場、新的作戰對象,因而作戰樣式、戰略戰術的運用,都有別於過去進行的戰爭。噴氣式飛機的大量使用、直升機直接用於作戰、以坑道爲骨幹支撐點式防禦陣地體系的形成,給以後的戰爭提供了新經驗,促進了軍事學術的發展。

(4)中國人民志願軍不僅圓滿地完成了祖國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而且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取得了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的寶貴經驗,促進了中國國防和軍隊的現代化建設。

抗美援朝戰爭的代價

在這場戰爭中,美國將其陸軍的三分之一、空軍的五分之一、海軍近半數的兵力投入到朝鮮戰場,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所有的現代化武器,仍遭到失敗。志願軍斃、傷、俘、敵72萬餘人。美軍在戰爭中消耗各種作戰物資7300餘萬噸,戰爭經費達830億美元。志願軍傷亡、失蹤36萬餘人,消耗各種作戰物資560餘萬噸,用於戰爭的經費爲62億元人民幣。

在中共積極準備攻打臺灣戰役的同時,金日成也在加緊進攻南方的戰役準備,莫斯科則大大減緩和壓縮了對中共的軍事援助,轉而支持朝鮮。在莫斯科的大力幫助下,金日成的軍事計劃進展更快。在杜魯門拋出“臺灣地位未定”論時,美國海軍第七艦隊藉機進駐臺灣海峽。此舉表明,美國的對華政策已經出現了根本轉變,也徹底中斷了中共解放臺灣的戰役。

抗美援朝是哪一年 抗美援朝勝利的歷史意義 第3張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戰爭的利益

在中國出兵朝鮮後,蘇聯領導人才改變了過去援華不大慷慨並有懷疑的態度,中國得到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外來經濟援助。1952年蘇聯同意向中國提供141個大型工程項目,1954年赫魯曉夫訪華時又增加15個項目,(最後落實爲150項)。這些援華項目的設備雖然還算成本費,技術轉讓卻全屬無償,就此中國能以堪稱世界上最低的成本奠定了工業化的最初基礎。

中國在軍事上取得了百年來對外戰爭從未有過的輝煌勝利,又極大地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共產黨的凝聚力,自鴉片戰爭後百年來喪失的民族自尊和自信力從此得到了恢復。不誇張地說,抗美援朝戰爭當之無愧地成爲中華民族走向歷史復興的重要心理支撐點。

此外,我國當時的工業中心東北獲得了一個重要的外部安全屏障,我國所顯示的威力也使周邊出現了一個較好的安全環境。

抗美援朝戰爭歷時2年9個月,中國取得了將世界頭號強國擊退500公里並挽救了鄰邦的勝利,這一成就是任何熟悉歷史且有正確立場的人都會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