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2018立冬傳統的由來 立冬的由來和傳統習俗

資訊5.18K

導語:當你在10月享受這秋天最後的暖陽,抽個時間慢慢的看一下10月已經慢慢消耗完了,冬天就在下個月登場。現在我們是時候請上立冬節氣做一個自我介紹的,最起碼你還是應該知道2018立冬傳統的由來,或者簡單一點的,關於立冬的由來和傳統習俗瞭解一下。

2018立冬傳統的由來 立冬的由來和傳統習俗

2018立冬傳統的由來 立冬的由來和傳統習俗

“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節氣的第19個節氣。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爲冬季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看來,立冬不僅僅代表着冬天的來臨。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和“立秋”一樣,古人同樣在這個季節用占卜的方法來看冬天的冷暖,如“立冬晴,一冬凌(寒冷);立冬陰(陰雨),一冬溫(暖冬)”。不無例外,古代也有到立冬這天,皇帝會親自率領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行"迎冬"之禮。

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爲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人大水爲蜃。"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人大水爲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爲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爲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時節,太陽已到達黃經225°,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越來越少,由於此時地表夏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剩餘,所以一般還不太冷。晴朗無風之時,常有溫暖舒適的“小陽春”天氣,不僅十分宜人,對冬作物的生長也十分有利。但是,這時北方冷空氣也已具有較強的勢力,常頻頻南侵,有時形成大風、降溫並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氣。

立冬的習俗

2018立冬傳統的由來 立冬的由來和傳統習俗 第2張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在現在,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我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爲什麼立冬吃餃子呢?因爲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現在的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

而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立冬真的代表入冬?

2018立冬傳統的由來 立冬的由來和傳統習俗 第3張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一樣,都是農曆上表明一個新季節的開始。對於二十四節氣的誕生地黃河流域,立春、立夏、立秋三個節氣,往往給人的感覺是實際天氣氣候的春暖、夏熱、秋涼的季節特點要比節氣所說明的季節屬性來的滯後,而立冬節氣的名稱,往往與實際天氣氣候的感覺比較同步。

農曆上的“立冬”並不是氣象學上冬季的開始。通常人們往往以爲立冬就是入冬了,其實兩者不是一回事。有關專家介紹,立冬表示節氣變化,每年的時間相對固定,都在11月初。而每年的氣候條件不同,入冬早晚差異較大,時間差可達二三週。

民間一般習慣以“立冬”爲冬季的開始。其實,我國幅員廣大,除全年無冬的華南沿海和長冬無夏的青藏高原地區外,各地的冬季並不都是於立冬日同時開始的。按氣候學劃分四季標準,以下半年候(5天)平均氣溫降到10度以下爲冬季,則“立冬,冬日始”的說法與黃淮地區的氣候規律基本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