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國慶節是什麼意思 爲什麼會有國慶節

資訊1.08W

導讀:因爲第一次接觸,所以很多人還不知道國慶節是什麼,爲什麼大家都如此熱烈的慶祝這個節日,都在期待這個節日的到來。那麼,國慶節是什麼意思?爲什麼會有國慶節呢?國慶節出現的意義是什麼?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就來瞧瞧萬年曆小編的介紹吧。

國慶節是什麼意思 爲什麼會有國慶節

國慶節

國慶節是什麼意思

國慶節是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假日

它們通常是這個國家的獨立、憲法的簽署、元首誕辰或其他有重大紀念意義的週年紀念日;也有些是這個國家守護神的聖人節。

1949年10月9日在政協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通過了由許廣平代馬敘倫提出的以10月1日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建議。12月2日,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採納了這一建議,並作出正式決定。

新中國成立。1949年10月1日,北京30萬羣衆齊集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今天成立了。

爲什麼會有國慶節

國慶節是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假日。

國慶節是什麼意思 爲什麼會有國慶節 第2張

國慶節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裏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記憶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這一個概念並不是完全的準確,因爲,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盛典而並非是大家口耳相傳的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所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佈過了。還有要說的就是,當時的盛典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領導人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麼有的人要問了,10月1日又怎麼成了國慶節而不是9月21日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魯迅的夫人許廣平委員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託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 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爲國慶日。”領導人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於是在1949年10月2日,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爲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爲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

所以從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爲了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這就是國慶節的由來。

國慶節的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又稱十一、國慶節、國慶日、中國國慶節、國慶黃金週。中國宣佈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爲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國慶日。

國慶節是什麼意思 爲什麼會有國慶節 第3張

國慶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是國家的一種象徵,是伴隨着新中國的成立而出現的,並且變得尤爲重要。它成爲一個獨立國家的標誌,反映我國的國體和政體。 國慶節是一種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承載了反映我們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 具有顯示國家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凝聚力,發揮號召力是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徵。

國慶節的演變

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國慶都要舉行大型慶典活動,同時舉行閱兵。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本着勤儉建國的方針,決定改革國慶制度。此後,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國慶均在天安門前舉行盛大的集會和羣衆遊行活動,但未舉行閱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遊園聯歡活動等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進行羣衆遊行。1984年,國慶35週年,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和羣衆慶祝遊行。在此後的十幾年間,均採用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再舉行國慶閱兵式和羣衆慶祝遊行。

1999年10月1日,國慶50週年,舉行了盛大國慶閱兵和羣衆慶祝遊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世紀舉行的最後一次盛大國慶慶典。

標籤:國慶節 萬年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