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2019冬至是農曆幾月幾日 2019冬至是幾月初幾

資訊1.69W

導語:冬至這個節氣在我國的民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僅是節氣還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以前在冬至到來的時候吃餃子祭祖是每家每戶必備的流程,但是現在我們對於冬至的節氣已經很陌生了,今天我們就從農曆時間來看看2019冬至是幾月初幾吧,下面就是萬年曆小編爲大家帶來的關於2019冬至是農曆幾月幾日的相關介紹。

2019冬至是農曆幾月幾日2019冬至是幾月初幾

2019冬至是農曆幾月幾日 2019冬至是幾月初幾

2019冬至農曆時間

 2019冬至農曆時間:二0一九年十一月廿七日

  2019冬至公曆時間:2019年12月22日星期日

冬至的農曆時間每年都不同,一般來說冬至都在農曆十一月。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

冬至氣候特徵

冬至過後,人們開始數着九九過寒冬了。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所跨緯度範圍大,致使最南端與最北端的氣候景象仍有較大的差異:東北北部冰凍三尺,銀裝素裹;華南南部則是雲淡風輕,絢麗多彩。總體而言,此時的天氣相對簡單,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氣溫繼續走低,南北差異明顯

冬至時節,白晝達到最短,太陽光線與地面夾角最小,地面從太陽輻射中獲得的熱量最少,按說應該是冬季最冷的時候了,而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最冷之時是冬至之後的“三九”。

古時候,人們對寒冬的記時方法是將冬至後的81天分爲9個階段,每個階段爲9天,這就是民間說的“冬九九”。其中,冬九九里的第19^-27天就被稱爲“三九”。至於爲什麼“三九”是最冷的時候,氣象專家給出這樣的解釋:地面溫度的高低,不僅受太陽光線照射強弱的影響,而且與地面散熱有關。夏至以後,晝長夜短,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較大,地面獲得的熱量最多,而且夜間散熱較少,使地面的熱量儲存逐漸增多,到了冬至,雖然太陽照射時間較短,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最小,但是地面在夏秋儲存的熱量還可以出來補充,所以天氣不會很冷。

到了“三九”,地面接收太陽熱量較少,地面儲存的熱量已消耗得差不多了,而夜間散熱卻超過了白天所吸收的熱量,熱量入不敷出的狀況,導致地面溫度逐漸下降,天氣越來越冷。如果有冷空氣的影響,天氣就變得更加寒冷了。從而,“三九”天氣最寒冷。所以,冬至過後,氣溫繼續走低,直到“三九”之時。我國除少數海島和海濱局部地區外,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故民間有“冬至不過不冷”之說,天文學上也把“冬至”作爲北半球冬季的開始。

冬至後,我國各地氣候景觀差異較大。東北大地千里冰封,瓊裝玉琢;黃淮地區也常常是銀裝素裹;大江南北這時平均氣溫一般在5℃以上,冬作物仍繼續生長,菜麥青青,一派生機,正是“水國過冬至,風光春已生”;而華南沿海的平均氣溫則在10℃以上,更是花香鳥語,滿目春光。

2019冬至是農曆幾月幾日 2019冬至是幾月初幾 第2張

冬至氣候

 各地進入降水最少的時期

有資料顯示,一年之中12月份是全國各地降水量和降水日數最少的月份,1月份次之。在此期間,長江中下游地區的12月和1月,平均)10毫米的降雨日數在5-15天,長江北部的地區偏少,江南和沿海省份偏多。

步入寒冬,重點關注大雪與凍雨

冬至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都開始“數九”了,意味着冬至以後的天氣將非常寒冷。此時,北方地區的氣溫都已降到0℃以下,常常出現風雪天氣。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及江南大部分地區開始出現降雪。由北南下的冷空氣,往往帶來大風降溫的天氣。如果冷氣團,也就是冷高壓移到了海岸附近時,在它南部和後部出現的偏東氣流,攜帶着海面上的潮溼空氣返回陸地,爲形成較大範圍的降雨或降雪創造了條件,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冬陰東風起,雪花滿天飛”。出現降雪,不僅影響正常的交通運行,雪後降溫帶來的溼冷天氣以及可能出現的大霧,對人們的健康也會帶來不利的影響。此外,新疆、西藏、青海、內蒙古高原牧區的雪災和貴州局部地區的凍雨天氣也是值得關注的。

2019冬至是農曆幾月幾日 2019冬至是幾月初幾 第3張

冬至

冬至餃子夏至面

據說,冬至吃餃子,是防凍禦寒的良方。華北、華東、中原一帶民諺日:“冬至吃餃子,不再凍耳朵。”這來白於一個動人的民間傳說。東漢時期。有位叫張仲景的名醫,各種疑難病症,經他治療都能藥到病除。有一年冬天,張仲景的家鄉南陽一帶天氣奇冷,不少人耳朵生了凍瘡。張仲景就讓弟弟在村中一塊空地上搭起栩子,盤卜大鍋臺,然後把辣椒和一些祛寒藥物放到鍋裏熬,又把用麪皮、羊肉包成的食物“嬌耳”下鍋煮。煮好後發給梅個生瘡者一碗藥湯、兩個“嬌耳”,張仲景把這叫做“祛寒嬌耳湯”。據說病人吃後渾身發暖,兩耳發熱。凍瘡很快就好了。因爲張仲景是在冬至這天施捨“祛寒嬌耳湯”的,後來又是在冬至這天去世的,所以爲紀念這位妙手回春的名醫,從此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餃子。

夏至吃麪。也有悠久的歷史。據文獻記載,在魏臂時,我國已有伏日吃麪的習俗。(魏氏春秋)中說,三國時人稱“傅粉何郎”的何晏,在“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們才知道何晏面色玉白不是抹粉抹出來的。這段史實中所謂的“湯餅”,就是今天的熱湯麪片,即今天北京的所言的“揪片兒”。山東、河北、河南一帶人們除把麪餅拼薄揪成面片做湯麪的吃法外,還用刀切成手指肚大小的棱形薄片,在綠豆湯中煮。稱爲“面棋子”或“綠豆棋子”。當時的湯餅,即後世麪條、湯麪的先河。在夏至時節吃麪,是享大自然之踢,也與當時的季節天氣有關。我國黃河流城民諺日:“芒種三日見麥花。”夏至前後正是新麥應時之季,人們吃麪首先具備了物質基礎。而且撰麪條也比較簡單易行。做着方便,吃着也方便。

同時,這期間天氣炎熱多雨,人們爲了吃熱面發汗去溼,吃涼麪降沮祛火,也正好趁過夏至節改善生活,補養身體。

總之,“冬至餃子夏至面”這一民間俗信,很有科學道理。冬季飲食,人喜醉香;夏季飲食,人喜清爽。“冬至餃子夏至面”,適合人體的生理特點,有益於健體養生;同時也適合農時季節和自然環境條件的變化,是值得提們的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