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2018臘八節有哪些活動 臘八節有哪些傳統習俗活動

資訊1.63W
2018臘八節有哪些活動 臘八節有哪些傳統習俗活動

導語:臘八節最最傳統的活動就是祭祀,這項活動的久遠歷史估計從最初就是伴着臘八節成長起來的。祭祀的對象就是衆位主管農事生產的神明,人們在祭祀中慶賀一年的豐收,感謝神明的保佑,並祈禱來年能有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那麼,除此之外,臘八節有哪些傳統習俗活動呢?下面就給大家講解一下2018臘八節有哪些活動吧!

2018臘八節有哪些活動 臘八節有哪些傳統習俗活動

2018臘八節有哪些活動 臘八節有哪些傳統習俗活動

農曆十二月初八,是我國漢族傳統的臘八節,這天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穫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爲甜味粥。而中原地區的許多農家卻喜歡吃臘八鹹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蔔、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原系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竈神、井神)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爲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後演化成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日。夏代稱臘日爲“嘉平”,商代爲“清祀”,周代爲“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爲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爲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成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說文》載:“冬至後三戍日臘祭百神。”可見,冬至後第三個戍日曾是臘日。後由於佛教介入,臘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何故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荊楚歲時記))中記載)。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爲臘日之由來。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曾欲棄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爲了紀念而始興“佛成道節”。中國信徒出自虔誠,遂與“臘日”融合,方成“臘八節”,並同樣舉行隆重的儀禮活動。

臘八節有哪些傳統習俗活動

臘八節有哪些傳統習俗活動

祭祀

臘八本來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還保留着這樣的習俗。祭祀的對象包括:先嗇神神農、司嗇神后稷、農神田官之神、郵表畦神、開路、劃疆界之人、貓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蟲神等。唐宋後來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習慣在這天祭佛。部分地區很隆重

吃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喂樹

在甘肅隴南康縣南部白楊鄉的一些農村過去還有喂樹的風俗。喂樹是爲了樹長得快,多結果子。常喂的樹主要是核桃樹。這類樹根深,長得粗壯,枝繁葉茂,結果多。喂樹時把米飯、包穀珍珍蒸熟,用斧子將樹根部砍兩下,然後塞上去。一邊往上塞一邊自言自語:“肯結吧?肯結;不落吧?不落!”(肯結,方言,意爲繁殖能力強,結果子多)祈求多結果子,不到成熟收穫不會輕易剝落。同時還要燃燒包穀秸稈、麥草對樹根粗皮薰燒,據說這樣樹以後長得快。過去農村經濟落後,文化匱乏,此俗盛行。在這裏可以不吃臘八粥,但必須喂樹,固執地認爲只有把樹喂得好才結得好。

臘八節釀醋、釀酒、做臘肉

釀醋。臘八日釀醋的習俗比較普遍。據說臘八日所做的醋,到來年夏天也不會生蟲蛆。湖北人則在臘八這天用臘水煮紅高粱爲粥,封入缸中,至來年春天。才用來造醋。

釀酒。臘八日所釀的酒,據說味道倍加清例,而且久放不壞,愈久愈佳。

在湖南沅陵,人們釀糯米酒(用糯米釀槽),稱“臘八糟”,據說此日釀的酒味道甜美,可久藏於窖中,食之可治癒痢疾、腹瀉,還可止煩渴。山西沂州則把吃剩的臘八粥用於釀製黃酒。在粥中摻入酒麴,再加些白酒,入缸封存到春節,正好釀成。

做臘肉。每年自臘八開始,人們就開始屠宰豬、雞、鴨、鵝,或醃或薰,爲過年準備臘肉。據說臘肉可經年不腐,是招待客人的絕佳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