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城市文化

廈門有哪些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爲了更好地保護傳統文化,國家設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那廈門有哪些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廈門有哪些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海滄蜈蚣閣

蜈蚣閣是藝閣的一種,是閩臺獨特的民間遊藝活動,舊時用於迎神賽會的化裝遊行、今爲文藝踩街形式之一。廈門流行的蜈蚣閣遊藝活動集中在海滄區東嶼等村。蜈蚣閣裝扮的形式是以多節"閣棚"連成蜈蚣身,邊有兩人扛擡,象徵蜈蚣之足。"閣棚"的數量視財力和人力而定,由20一108節不等,因其節節相接,行走彎彎曲曲,委蛇而行,形似蜈蚣,故稱爲"蜈蚣閣"。

中秋博餅

“中秋博餅”是閩南地區一項重要的民間習俗,民間傳承約300年,尤以廈門爲盛。每年中秋佳節,家家戶戶都會舉行“中秋博餅”活動。它通過擲6個骰子的方式,獲得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6個等次,贏得大小不等的月餅。是一項高雅的節慶娛樂和帶有競技遊戲色彩的民俗文化活動,歷來爲公衆所喜愛。

閩臺送王船

在廈門沿海一些村落有舉行送王船的儀式,送王船是送“代天巡持”的王爺,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此王爺並非代表“瘟禱”,而是代替皇帝巡遊四方、賞善罰惡、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一般是三到四年舉行一次,通過擲箋在固定的農曆月份確定某一天舉行送王船儀式:造一艘王船,把王爺請上船,在海邊焚燒。

保生大帝信俗

大道公,生前姓吳名本,北宋泉州府同安縣白礁村人,生前爲濟世良醫,受其恩惠者無數,其醫術高明,醫德高尚、聞名遐邇,民間稱其爲吳真人,尊爲“神醫”。歷代皇帝不斷加封,最後一次封號就成爲今日稱呼—“保生大帝”,隨時代的變遷,與大道公信仰相關的祭祀習俗,也逐漸形成,成爲當地影響最大的民俗活動。

廈門漆線雕技藝

漆線雕源於古代佛像雕塑工藝,形成於明末清初,經廈門蔡氏十三代傳承至今。漆線雕是以線條盤結成浮雕的工藝:用陳年磚粉和大漆、熟桐油等原料調和後,手工搓成“漆線”,經雕塑、粉底、漆線裝飾、妝金填彩四個流程,塑造出浮凸的圖形。線雕畫面精美,線條流暢,蔡氏工藝尤以制龍見長,其作品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 。 

講古

廈門方言講古,清代中葉就有了。即爲用閩南方言(廈門話)說的說書。講古是平民百姓喜聞樂聽的口傳文學,它運用閩南話豐富詞彙,特有的韻律、諺語、俗話、掌故、歌謠等,談古論今,生動有趣,讓聽衆在潛移默化中,瞭解閩南的歷史知識、風俗習慣和價值觀,頗受百姓歡迎。   

答嘴鼓

廈門答嘴鼓是一種喜劇性的說唱藝術,流行於閩南地區,源於清末民初閩臺藝人在戲曲表演中使用閩南固有的“念四句”,後經臺灣藝人宋集仁的改造,形成答嘴鼓雛形。廈門藝人林鵬翔在此基礎上發展成現在的答嘴鼓,採用閩南民間喜聞樂見的方言韻語,以詼諧、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藝術語言取得戲劇性的效果。

南音

南音亦稱“弦管”,是中國現存的古老樂種之一。其演奏演唱形式爲右琵琶三絃,左洞簫二絃,執拍板者居中而歌;其工尺譜記法自成體系,是隋唐以前之遺存;有器樂曲與聲樂曲2000多首,曲牌中保留諸多古調古牌名;南音以標準泉州方言古語演唱,讀音保留了中原古漢語的音韻。被譽爲"中國音樂歷史的活化石"。

高甲戲

高甲戲(含泉州高甲戲、廈門高甲戲)始於明末清初,其音樂以“泉腔”弦管爲主,吸收閩南吹奏樂、籠吹、拾音等藝術之長,唱腔爲南音兼收俚歌小調,既有清婉之韻又有剛健之氣,語白爲閩南方言,角色行當分爲生、旦、淨、末、醜等種類,尤以丑角表演見長。保留劇目600餘個。系福建五大劇種之一,在海內外泉腔語系影響較大。

歌仔戲

福建歌仔戲(包括廈門歌仔戲、漳州薌劇),是閩南“歌仔”傳到臺灣,在臺灣孕育成戲的,流行於漳州和臺灣省,爲福建五大劇種之一。歌仔戲在閩南歌仔的基礎上,兼收其他藝術之長而形成泉腔戲曲劇種,其說唱特點明顯,唱腔曲牌主要有七字調、雜碎調、哭調等,尤以“哭調”感染力最強。是我國戲曲劇種中唯一誕生於臺灣的劇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