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梅雨季節入梅的時間如何確定

梅雨(黃梅天),指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臺灣、日本中南部、韓國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間持續天陰有雨的氣候現象,此時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稱其爲“梅雨”。梅雨季節中,空氣溼度大、氣溫高、衣物等容易發黴,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稱爲同音的“黴雨”。 連綿多雨的梅雨季過後,天氣開始由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主導,正式進入炎熱的夏季。

在氣象上,把梅雨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分別稱爲"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斷梅")。入梅亦稱“入黴”、“進梅”。指初入梅雨期的日子。 按照環流條件與區域性降水相結合的原則,凡在5月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時段內,在北緯29-33°範圍內,經常有地面峯系活動,且連續兩候內有6天雨日,同時參考長江下游兩岸,各站候平均氣溫基本上穩定在22°C或以上的起始日,作爲入梅日。也有以初夏季節中雨日、雨量、雲量等氣候要素的時間曲線上出現突增(即轉折點)之候(日)定爲平均入梅候(日)的。 我國傳統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確定是根據節氣結合干支來推算的。按照曆法規定,芒種後逢第一個丙日爲入梅,小暑後逢第一個未日爲出梅。如果芒種當天的天干爲丙,則將該日定爲入梅,小暑當日地支爲未,則將該日定爲出梅。 我國古代對入梅曾有幾種規定,《瑣碎錄》“(閩人)立夏後逢庚日入梅。”《神樞經》:“芒種後逢丙日入梅。”《江南志書》:“五月芒種後遇壬入梅。”《田家五行》:“芒種後雨爲黃梅雨”,則以芒種爲入梅。上述入梅是日不同原因有二:一是地區差別;二是多年平入梅日期往往有所變化而致。我國目前曆書中,採用《神樞經》的說法,在天氣分析預報中,則往往指天氣形勢轉爲梅雨形勢的日子。 舉例說明,2006年6月6日芒種,丙寅日,則芒種當日入梅;小暑後7月17日逢未,因而2006年的出梅日期爲7月17日。黃梅天共42天。

(關注梅雨天氣,就請關注本站梅雨專題 )

梅雨季節入梅的時間如何確定
掃碼關注公衆號

梅雨季節入梅的時間如何確定 第2張
掃碼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