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壯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壯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資訊2.08W

導讀: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節日之一,壯族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熟悉的民族了,壯族最出名的節日是三月三,每年都隆重慶祝,那麼你還知道哪些壯族傳統節日呢?想知道壯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壯族有哪些傳統節日,就來瞧瞧萬年曆小編的介紹吧。

壯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壯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壯族

壯族的傳統節日多與當地漢族相同,春節、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除夕等傳統漢族民間節日也是壯族的歲時節日。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其中以“三月三”歌節最爲隆重,除此之外還有中元節、陀螺節、隴端節、壯年等節日。還有個別壯族地區自己發展起來的節日如吃立節、婭拜節。

壯族傳統節日介紹

年三十晚

“除夕”壯家稱爲“年三十晚”,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這是南寧市壯族一年中最爲隆重的傳統節日。在月初就開始做好各種過年準備, 年三十這天,各家都忙着打掃庭院房屋,換洗衣服,殺雞、打魚、炸油豆腐、包糉子、蒸年糕。晚餐前,各家都以豬肉、雞、酒、米飯等作爲祭品,祭拜祖先諸神 靈;然後燒紙錢、燃放鞭炮。祭畢,便開始吃團圓飯。菜餚豐盛,大家開懷暢飲,以酬一年的艱辛和合家之樂,而且這一餐的菜餚要有所剩餘,以示“年年有餘”。

愛猴節:

農曆五月初五屆時,家家戶戶派人帶着南瓜、李果、芭蕉和煮熟的玉米棒等果品食物,或到深山野嶺中,或到弄場上擺放,然後匿藏到石旮旯裏, 一直等到成羣結隊的猴子會聚,看着它們一隻只吃足嚼飽,又活蹦亂跳地將大南瓜搬進山洞裏之後,人們才悄悄地離開。傳說這一習俗與農智高起兵反宋有關。一 次,農智高的部隊被困山上,靠挖草根剝樹皮以充飢。五月初五的一天早晨,忽有數以萬計的猴子抱着一隻只大南瓜自懸峭壁而降,義軍因此得救。故人們立節報 償。

壯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壯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第2張

壯族

蓄水節:

七月初七舉行家家戶戶都有將蓄水的缸罐洗淨,然後到泉邊、溪邊或江河邊挑回清水將其灌滿。人們稱這天挑回的水爲“仙水”爲老人熬製長壽酒,給小孩煮長壽粥,浸醃各和酸菜、水果,還可用於染布、釀酒、制醋、治病

拜請月神節:

8月15.俗稱中秋節、仲秋節、團圓節。壯族羣衆在這一天吃月餅,蒸粉做糕,當雞殺鴨歡度節日。以各種方式賞月、祭月、拜月。

初一初二

凡來客必吃糉子。壯家的糉子是較高貴的食物。糉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兩,還有一種叫“風莫”(特大糉子)的,重達一二十斤。糉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餡兒。餡兒是由去皮的綠豆、半肥不瘦的豬皮拌上面醬製成,挾在糉心裏,煮熟後,其味之香堪稱一絕。

送竈節

十二月二十三日爲送竈節。傳說,天帝派竈王到人間掌管各家煙火和監察人們的品行。每年是日,竈王都要返回天庭述職,稟報人間情況。人們 爲了討好竈王,使它 “上天言好事,下天降吉祥”,便用牲醴祭奉之,祈求家人平安,生活美滿。屆時,各家必殺一隻大公雞以祭,讓竈王上天時作座騎用,送竈王上天。除夕還得祭迎 竈王返回。所以,壯家都趁竈王離去期間,各家便修建新竈,打掃衛生。送竈節過後,各家即開始爲過好春節作準備。

重陽節

過去,市郊壯族有過重陽節的習慣。九月初九,各家設案具牲以祭祀祖先諸神,然後全家聚餐,孝敬老人。是日,有的地方還有祭掃祖墳之俗,如雙定五聯村一帶的壯族,各家在清晨時就帶着祭品外出祭墳。

壯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壯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第3張

壯族美食

農具節

桂西南地區壯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二月二十九日舉行。是日,各家各戶把自家加工製作的各種農業生產工具,挑到圩上,依次排列成行,有犁架、牛軛、簸箕、畚箕、扁擔、鋤頭、犁頭、耙、鋤柄、籮筐、竹墊、谷籮、谷桶及傢俱等。人們紛紛選購以備春耕。

婭拜節

雲南省富寧縣剝隘鎮者寧、索烏一帶的壯族,每年四月屬兔那一天,都要殺一頭牛、一口豬、兩隻雞和四十八尾魚,到婭拜山去,奠祭壯 族婦女婭拜(有傳說爲儂智高母親)。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場,禮儀十分隆重。相傳婭拜是一個壯族山寨的頭領,她率領壯家百姓同官兵打仗,失敗後被殘殺。衆人 把她埋葬到高山之巔,並將此山叫作婭拜山。每年到婭拜遇難之日,壯族人民就殺牛宰豬去祭奠她。這樣年年祭奠,從未中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個節日——婭 拜節。壯族的傳統節日,壯族的風俗習慣

陀螺節

在廣西壯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舉行一次有名的體育盛會——陀螺節。時間是由舊曆年除夕前兩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歷時半個多月。陀螺,壯語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輕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鵝蛋的,也有二三兩。製作陀螺一定要選用質地優良的堅木。它的“頭”要圓滑。“打”的時候,用兩三尺長的麻繩一圈一圈往上纏,一直纏到自己認爲適當的地方,再用右手的無名指和小指挾住麻繩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轉動起來。質量好的陀螺,再加上旋的技術高明,轉起來長達七八分鐘才倒下來。比賽打陀螺更是熱鬧非凡,獲第一名者榮稱“陀螺王”。據說打陀螺自興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

壯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壯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第4張

壯族

隴端節

隴端節,是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以及附近的壯族人民的一個傳統節日。“隴端”(壯語,趕田壩之意),壯族的傳統節日是壯語譯音,意爲到寬闊平坦的地方去相聚。相傳這個節日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原是爲了紀念民族英雄儂智高(壯族)於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對宋王朝的事蹟。隴端街已發展成爲富寧縣以及鄰近一帶壯、瑤、苗、彝、漢各族人民進行物資交流,共同歡慶的傳統節日。相傳在北宋年間,爲了抵制封建統治者的殘酷壓迫和剝削,儂智高率廣西壯族揭竿而起,取得節節勝利,建立“南天國”,自稱“南天王”,克南寧,破欽州,打廣州,勢力很大。後來起義軍失利,退守富寧。北宋統治者爲平息農民起義,削弱起義軍力量,把壯族人民遣散到貴州等地。臨別前,壯族人民紛紛集會,傷心敘別,囑咐鄉親們來年歸來團聚。此後,每年農曆三月,客居他鄉的壯族人民返鄉歸寨同親友團聚。隨着時間的推移,形成了“隴端”節。隴端節從農曆三月二十五日開始,歷時三天。節前,作爲東道主的村寨,殺豬宰牛,在田壩上搭戲臺,做好接待客人的食宿安排。屆時,姑娘們穿上衣角、袖口鑲着銀排和繡有花邊圖案的無領斜襟上衣和蠟染統裙,戴上壯錦胸兜,腳穿繡花鞋,各個花團錦簇,美不勝收。英姿勃勃的小夥子與姑娘們相聚,載歌載舞,直到日落。仍有餘興者還可隨姑娘進寨繼續對歌。

春節

壯族的春節從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但初三至初五仍算春節期。它是壯族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一般從臘月二十三起就開始 做準備,家家戶戶搞衛生、縫製衣褲、購買年貨、張貼對聯、製做糕點、殺豬、包糉子、放鞭炮、穿特殊的服裝。春節又是個團圓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 般都趕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團聚,吃團圓飯。春節期間,除了走親訪友,男女青年多去參加對歌、打陀螺、跳舞、賽球、演戲等文娛體育活動。除夕家家殺雞殺鴨,蒸 制扣肉、粉精肉,製做叉燒肉等等。晚飯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斬雞”,有老人的家庭,會燉豬腳、燉整雞。米飯要做得很多,剩到第二天吃,象徵着富裕。

年三十晚家家都要守歲,直到半夜雞叫,燃放鞭炮,除舊迎新。

春社節

又稱“保陽節”,含有“春祈”之意。二月初二這天,各村或宗族合資殺豬宰羊,到社壇或土地廟祭祀社王或土地公,祈求神靈保佑全 村平安、風調雨順、人畜興 旺,古有“春社,城鄉醵錢祀土神,老幼聚飲散福”之俗。其祭社活動各家一人蔘加,一般都是男性(即各家家長;如果其父去世,則由長子參加)。祭畢即在社壇 前聚餐,或按戶平分祭品回家祭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