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冬至是什麼意思 關於冬至的來歷

資訊2.43W

導語:在我們二十四節氣的歷史中,冬至節氣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形成的節氣,同時冬至也是相當重要的節日,但是現在隨着冬至逐漸弱化,很多時候我們對於冬至也僅限於節氣的理解,那麼冬至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帶來關於冬至的來歷解說。

冬至是什麼意思 關於冬至的來歷

冬至是什麼意思 關於冬至的來歷

冬至是什麼意思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我國已經用土圭觀察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現代天文科學測定,與夏至日相反,此時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又稱爲冬至線),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我國古代將冬至分爲三候:“初候蛆叫結;二候集角解;三候水泉動。”據說蛆繃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然生長,但陰氣仍然非常強盛,土中的蛆叫仍舊蜷縮着身體;糜與鹿同科,卻陰陽各異,古人認爲糜的角朝後長,所以爲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消而解角;由於陽氣初長,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能夠流動並且溫熱。冬至期間,雖然北半球日照時間最少,但由於此時地面在炎熱的夏季積聚的熱量還沒完全消散,故此時氣溫還不算最低。但地面輻射散失的熱量比獲得的太陽輻射要多,因此氣溫短時間內會持續下降。我國大部分地區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所以民間有“冬至不過不冷”之說。天文學上也把“冬至”確定爲北半球冬季的開始。

 冬至日的習俗

冬至、夏至爲節氣的二至。冬至一般在十一月。這天夜晚最長、白天最短,過後就會白晝長而夜晚短。古時冬至這天要百官朝賀,君不聽政,店鋪歇市,學生放假,所以古時曾有過冬勝過年的說法,也把冬至節說成賀冬、拜冬。早起要互相拜賀,像過大年拜年那樣,也去祭祀祖先。

冬至是什麼意思 關於冬至的來歷 第2張

冬至

“冬肥年瘦”這一別稱則更加明顯的表現了人們對冬至的着法。這主要是從社會生活方面來說的。這種風俗在我國北方地區比較明顯。

一般說來,民衆一年辛苦勞作,很少品味酒肉,往往要在秋收之後,家家谷糧滿倉,有了充足的食物,並且年關將至,於是酒坊飄香,人們殺雞宰羊迎接新年,這時是人們享受生活的最佳時節,於是就有了“冬肥年瘦”的說法。“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也表達了這個意思。

可見冬至日是非常受重視的。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日作爲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在冬至日這一天曆史悠久,所以風俗比較多,其中有一項非常隆重的風俗,那就是祭天。古代,許多自然現象人們無法解釋,於是就它們看作是天神在操縱。原始信仰認爲夏霜、冬雪、風霾、流星、彗星、日食、月食、水旱、紅雨、地震等異常現象,全都是天神所爲,也是天神對人世的懲罰。於是他們就想要用祭祀天神的方法來擺脫這種災害。因爲自然現象的不同,所以在人們心目中就有了不同的天神的出現,人們不只是將天神定位爲玉皇大帝,他們祭拜所有與天象形成有關的神靈。特別是皇帝,君王自認爲是天神的傳人後,祭祀天神就作爲一種重要儀式舉行,這也顯示了君主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而進行的活動。因此歷代王朝都舉行隆重的祭天大典,把它列爲國家的宗教祭祀活動之一。因爲祭祀活動的場面宏大,所以一般是在郊外舉行,因此又被稱爲“郊祀”。

冬至是什麼意思 關於冬至的來歷 第3張

冬至

 九九消寒圖

冬至節民間有貼繪”九九消寒圖”的習俗。消寒圖是記載進九以後天氣陰晴的。以卜來年豐欠。關於九九消寒圖的方式很多。比如格子消寒圖、文字消寒圖、梅花消寒圖、美人曉妝消寒圖等等,這些消寒圖的繪製方法是一樣的,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區別而己。分成九九八十一個,每天畫去一個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消寒圖畫完,也就說明冬天已經過去,進入了溫暖的春天了。

另外九九消寒歌是一種節令民間歌謠。舊時,冬季來臨時,小孩子們常會吟唱這樣的歌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這便是幾乎流傳於我國各地的最爲膾炙人口的九九歌。

九九消寒歌是按照我國傳統的歷法計算的。從冬至次日開始數起,每九天爲一個時段,共有九個時段,第一個九天叫一九,其後依次稱二九、三九、…九九,合稱“九九”。整個冬季中,這九九八十一天氣候較冷,此期過後,天氣回暖,大地將春。九九歌的出現當較數九爲晚,但到唐宋時已經很流行。九九消寒歌全國大部分地都有流傳,尤以北方爲多。北方冬季嚴寒,所以九九消寒歌不僅名實相符,並且也有實際存在的意義。由於各地氣候寒暖不一,人們創作時着眼點各有差異,所以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區別。

冬至是什麼意思 關於冬至的來歷 第4張

冬至吃餃子

 冬至日吃餃子

北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之說,相傳來自古時女蝸造人。

說人的耳朵掉了,女蝸就會捏一個餃子似的耳朵給人補上,所以冬至要包餃子、吃餃子,認爲這樣就不會因天冷凍耳朵。還有的說,東漢末張仲景懂醫道,在冬至前教人們熬製祛邪嬌耳湯,能治凍傷,嬌耳便是餃子的前身,由於很像耳朵才叫餃耳了。這天,也有些地方宴請教師,用燉羊肉款待。古時根據寒暑變化總結了數九歌。各地大同小異,卻各有特點。前面已經提到一首,下面且看山西晉南一帶的數九歌:“冬至數一九,兩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三九二十七,見火親如蜜;四九三十六,出外冰上溜;五九四十五,還有春寒四十五;六九加七九,莫把棉衣丟;八九連九九,耕牛地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