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2019年立春具體時間 農曆2019年有立春嗎

資訊1.01W

導語: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打頭的第一個節氣,第一總是有特殊的意義的,立春當然也是如此,因此每年的立春節氣都會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立春是春天開始的意思,這意味着冬天結束了,世間萬物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輪迴。那麼2019年立春是什麼時候呢?2019年立春具體時間顯示,2019年立春是在農曆的2018年除夕這天,那麼農曆2019年有立春嗎?下面我們來看看吧!

2019年立春具體時間 農曆2019年有立春嗎

2019年立春具體時間 農曆2019年有立春嗎

2019年立春具體時間 農曆2019年有立春嗎

公曆(陽曆):2019年2月4日 11:14:14 (星期一)

農曆(陰曆):2018年臘月三十 立春

戊戌年 【狗年】丙寅月 壬申日

而下一個立春是在2020年的正月十一,所以2019年是沒立春的。因此可以說農曆2019年是沒有立春了的。

立春是一年中第一個節氣,一般在公曆2月3日或4日。立有開始之意,立春也預示着一年農事活動的開始,臺灣地區將立春定爲農民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於立春說:正月節,立,建始也,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者續於此,而春木之氣始至,故謂之立也,立夏秋冬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指四季開始,春種、夏長、秋收、冬藏概括了黃河中下游農業生產與氣候關係的全過程。氣候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度以上的始日劃分爲春季開始,立春時真正進入春季的只有華南。

古代將立春分爲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zhì)負冰。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蜇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陟,升也。魚當盛寒伏水底,而遂暖至正月陽氣至則上游而近冰,故曰負。

你知道鞭春牛習俗的由來嗎?

2019年立春具體時間 農曆2019年有立春嗎 第2張

你知道鞭春牛習俗的由來嗎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後來一直保存下來,但改在春天,盛行於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佈《土牛經》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爲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鞭春牛的意義,不限於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爲吉利。另外還有采茶祭春牛活動,湖北地區還舉行龜子報春活動。除了皇曆上有春牛圖外,各地年畫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圖,作爲春節期間的吉祥圖。

牛是春耕的主力,從古到今牠都要搶先登場,而作爲古老的民俗“鞭春牛”則是民俗記憶中的最惹人矚目的一道靚麗的風景。“鞭春牛”,又稱“祭春牛”,俗稱“打春牛”,又名鞭土牛、唱春牛、跳春牛、春牛會,簡稱“鞭春”、“鞭牛”、“打春”,以致將立春稱之爲“打春”,至今流傳在老百姓的口中。

唐代,鞭春牛活動相沿成習。唐代以前,土牛、芒神(即句芒,司春之神)的顏色人們不太講究,而到了唐代,則土牛、芒神的顏色則要“各隨其方”,即一座城中,東西南北四門各造一土牛、芒神,其顏色必須與城門所在的方位相對應,如城東青色、城南赤色、城西白色、城北黑色。

宋代鞭春牛更加普遍,《東京夢華錄》:“立春前一日,開封府進春牛入禁中鞭春”。宋仁宗頒佈《土牛經》後,鞭春牛之風日益活躍,由宮廷、官署而遍及鄉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以至成爲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小兒着鞭鞭土牛,學翁打春先打頭”楊萬里《觀小兒戲打春牛》一詩生動地記述了宋代鞭春牛活動。

2019年立春具體時間 農曆2019年有立春嗎 第3張

鞭春牛

鞭春牛的風俗,也傳到了蒙古族建立的大元王朝。受漢地風俗的影響,元代宮廷中亦有了迎春牛、鞭春牛等活動。每年立春前,太史院先要奏報立春具體日期,並且移文宛平縣或大興縣,準備春牛、句芒神等。立春前三天,太史院、司農司請中書省宰輔等官員一同在大都齊政樓南迎接太歲神牛。立春當天清晨,“司農、守土正官率赤縣屬官具公服拜長官,以彩杖擊牛三匝而退。土官大使送句芒神入祀。”(《析津志輯佚·歲紀》)中書省戶部向皇帝、太子、后妃、諸王、宰輔及各種中央官衙進送春牛。

到了明代,迎春禮儀更加廣泛。《明會典》中明確規定了《有司鞭春儀》,除用土牛迎接春天的到來,通過驗佔散病逐疫、祈求豐收、祈求吉利財旺以外,鞭春牛的習俗更加引起人們的重視,認識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認爲鞭春牛之土一可以塗竈卻蟲蟻,二可以宜桑宜畜,三可以得春爲吉。

清代,鞭春牛活動蔚然成風。方誌不乏記載。清末時期又改用紙牛,即以竹爲骨架,外糊以紙。隨着東北的開發建設,鞭春牛的習俗再次傳到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地區在春天到來的時候,均有鞭春牛儀式。光緒《吉林通志》(記述地域包括今黑龍江省東部地區),民國《海城縣誌》、《開原縣誌》、《輯安縣誌》、《錦縣誌》、《雙城縣誌》等志書對此均有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