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立秋養生小常識大全

立秋如何養生?立秋節氣到來,預示着季節開始變更,在這個時候,季節交替氣溫變化比較大溼度會增加,食物特別容易發黴生變,影響着我們的健康生活。那麼立秋如何養生呢?我們的日常飲食、生活習慣應該開始改變,在生活中,我們應該要防範於未然,通過有效的措施來保護我們的健康生活。小編今天就告訴大家在立秋只好應該如何來做好養生工作,一起來看吧!

1、防暑降溫要繼續

入秋之後,儘管晝夜溫差變大,但是白天有時仍然很熱,有時暑氣更加逼人,所以,防暑降溫要繼續,不能有絲毫怠慢。

一、雖然夏天的炎熱已經過去了,但是解暑一類的食物還不能一下子就直接從餐桌上去掉。正常情況下,解暑類的食物能夠補充人體內所需的水分以及減少人體汗液的流出。所以和一些綠豆湯和薄荷粥之類的是很有幫助的。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也應該多吃一些,它們既可以補充人體流失的營養。

二、寒涼飲食要減少。經過一個長夏後,人們的身體消耗都很大,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虛弱,因此,在選擇食物時,不宜過於寒涼,例如:西瓜、梨、黃瓜、葡萄等,其性味寒涼,多食可能傷及脾胃,所以要少吃。三是飲食營養要加強。不能只爲了追求清熱解暑,而使 飲食過於清淡。事實上,到了立秋可適當吃肉食,有許多食品如鴨肉、泥鰍、魚、豬瘦肉、海產品等,既能清暑熱,又可補益,可放心食用。

2、還須防治“空調病”

炎熱季節,許多家庭和辦公室都開着空調,人們在享受清風涼意的同時,也容易患上“空調病”。尤其在立秋之後,天氣早晚較涼,稍不注意,就會出現腹痛、吐 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狀。

一、立秋以後,早晚天氣偏涼,空調開放時間不易過長,夜裏最好不開或只開除溼。這樣,既可降溫祛暑,又可預防空調病。

二、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經常喝點薑湯。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三大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調病”。

三、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患 者及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易開空調。必要時避免直吹或將腹部蓋好。

3、食品、衣物防黴變

立秋之時降雨增加溼度大,天氣 悶熱,食品、衣物很易發生黴變。一般來說,如果氣溫達到35℃以上,而相對溼度在70%以上,就很容易產生黴變。食用黴變的食物後會發生胃腸疾病,如腹 瀉、嘔吐、腸炎和痢疾等。

易黴變的食物有:麪包、蛋糕、熟肉、魚蝦、奶、雞蛋、桃、香蕉、甘蔗、大米、豆類等。衣物、牀單、被褥發生黴變,同樣會導致皮膚過敏。

一、封閉式包裝的熟肉打開後,一天內應吃完,如果時間較長,在沒有確認變質的情況下要充分加熱後纔可食用。牛奶變質一定不能喝。黴變的大米、麪包、蛋糕一定不要吃。

二、經過清洗的水果更易發生潰爛,所以應現吃現洗。如果局部發生黴變,可以將黴變的部分削掉後,再往周圍擴大去除一釐米,其他 部分可以食用。如果一半黴變,就應丟掉。

三、衣物洗後最好晾在陽臺上,陽光照射、通風可防黴變。冬天衣褥也應每月拿出通風日曬,防止發黴。

總之,立秋之時天氣仍然很熱,暑溼未去,還應防暑降溫、防黴變。

立秋養生小常識

愛美的人天天都打着減肥的旗號自詡是“減肥專家”,您真的知道減肥的最佳時期是什麼時候嗎?對了,是秋天!在秋天身體內的脂肪在慢慢的囤積,是爲了防止熱量的擴散。如果在這個時候飲食不加以節制的話,分胖就找到你了,所以秋天是我們減肥的最佳時節

從秋季的氣候特點來看,由熱轉寒,即“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人體的生理活動,隨“長夏”到“秋收”而相應改變。因此,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也就是說,秋天養生一定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爲首要任務。

秋的飲食――少辛增酸

益肺氣滋腎陰,養肝血潤腸燥是秋天飲食之要。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飲食,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鱉肉、藕、菠菜、烏骨雞、豬肺、豆漿、鴨蛋、蜂蜜、橄欖等。當然,這只是對正常人及血虛、陰虛體質的人而言。

要“少辛增酸”。少吃辛味,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肝五味主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在秋天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蔥、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可選擇蘋果、石榴、葡萄、芒果、陽桃、柚子、檸檬、山楂等。

要吃些溫食

初秋時節,仍然是溼熱交蒸,以致脾胃內虛,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溫食,特別是食用粳米或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前人對此頗多讚譽。

立秋養生小常識大全
掃碼關注公衆號

立秋養生小常識大全 第2張
掃碼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