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天氣常識

“梅雨”一詞的由來

"梅雨"的名稱是怎麼得來的呢?原來它源於中國的一個氣象名詞。梅雨,在古代常稱爲黃梅雨。早在漢代,就有不少關於黃梅雨的諺語;在晉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黃梅雨"的記載;自唐宋以來,對梅雨更有許多妙趣橫生的描述。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寫過一首詠《梅雨》詩:"梅熟迎時雨,蒼茫值小春,愁深楚猿夜,夢斷越雞晨。海霧連南極,江雲暗北津,素衣今盡化,非爲帝京塵。"其中的"梅實迎時雨",指梅子熟了以後,迎來的便是"夏至"節氣後"三時"的"時雨"。氣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過渡的一段陰雨天氣。

宋代賀鑄曾被稱譽爲"賀梅子",據說就是因爲他在《青玉案》一詞中寫下了這樣的名句:"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宋代陳巖肖在《庚溪詩話》中也有"江南五月梅熟時,霖雨連旬,謂之黃梅雨"的記述。明代徐應祕在《玉芝堂談薈》中寫道:"芒後逢壬立梅,至後逢壬斷梅"。歷史上所稱的"黃梅雨"通常是指"梅"節令內的降水。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羣衆習慣上取"芒種"節氣爲梅節令,此時正值梅熟時節,因此也叫"黃梅"。

此外,由於這一時段的空氣溼度很大,百物極易獲潮黴爛,故人們給梅雨起了一個別名,叫做"黴雨"。明代謝在杭的《五雜炬·天部一》記述:"江南每歲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黴腐,俗謂之梅雨,蓋當梅子青黃時也。自徐淮而北則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黴焉。"明代傑出的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更明確指出:"梅雨或作黴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黴也。"

可見,"梅雨"或"黴雨"的稱謂由來已久,它開始在中國流傳,至少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關注梅雨天氣,就請關注本站梅雨專題 )

“梅雨”一詞的由來
掃碼關注公衆號

“梅雨”一詞的由來 第2張
掃碼下載app

標籤:一詞 梅雨 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