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2018七夕時令美食 七夕節有什麼傳統美食

資訊3.04W
2018七夕時令美食 七夕節有什麼傳統美食

導語:時值七夕節,巧果會悄然出現在浙江各地的小商鋪裏,你在各大商超不一定能看到他的影子。這是一種用麪粉製作而成的一種七夕時令美食,相傳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了。除了巧果,七夕節有什麼傳統美食呢?其實七夕的美食還是很多的,我們平時真是忽略了太多的美妙滋味。2018七夕時令美食,大家細細往下看吧。

2018七夕時令美食 七夕節有什麼傳統美食

2018七夕時令美食 七夕節有什麼傳統美食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地是中國,是漢族人的傳統節日,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我們一直知道七夕節關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但是這並不是節日的真正起因,七夕節的興起是因爲古人對天象的崇拜。

巧果

浙江各地在這一天用麪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爲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爲“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

豆芽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選沒有蟲蛀的綠豆一小碗,洗淨,平鋪到一個盤子裏,用溼紗布蓋好遮住陽光,放到炕頭上,每天噴幾次水使之保持溼潤。七天後,待豆芽長至兩三釐米長,便可做手擀麪,下鍋煮熟,過涼水拔透;然後熱鍋坐油,加肉丁炒熟,蔥、姜爆鍋,醬油、醋熗鍋,放綠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鹽、味精,做成豆芽湯;把麪條抓到碗裏,澆上豆芽湯即可食之。

在廣州,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裏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爲“拜仙禾”和“拜神菜”。

2018七夕時令美食 七夕節有什麼傳統美食

江米條

老南京人過七夕還有個獨特的風俗:吃江米條。江米條是一道漢族小吃,用糯米麪加豆粉和麪後在燜鍋裏蒸出來,放在石臼裏用棒子捶,再稈成圓形,曬乾用油煎出來,最後蘸梅花、松花、芝麻等豆沙製作而成的一種食品。

巧酥

還有許多民間糕點鋪,喜歡制一些織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爲“送巧人”,此風俗在一些地區流傳至今。

瓜果

在七夕這個特殊的節日,瓜果當然必不可少!七夕時吃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有些人喜歡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等繪成“花瓜”。

七夕“拜織女”是少女、少婦們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等,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禮拜默默禱告後,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們宵夜的食物。

2018七夕時令美食 七夕節有什麼傳統美食

七夕節的別稱

蘭  夜: 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小兒節: 因爲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爲之,故稱之。

女  節: 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爲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女兒節。

香  日: 七夕的晚上,是牛郎與織女相會的日子,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於滿天飄香,故說香日。

雙  七: 雙七:此日月、日皆爲七,故稱,也稱重七。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穿針節: 因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穿針節。有個歌唱道:“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的針,不圖你的線,光學你的七十二樣好手段。”

七夕節的別稱

巧食節: 我國七夕有吃巧食的風俗,巧食的內容爲各種瓜果和各式麪點。晚上人們一面欣賞璀璨的星空,假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場景,一面吃着各種巧食爲的是乞巧心智和財富,希望自己的婚姻、家庭美滿幸福。

避  節: 是說七月七不得迎新嫁女。江浙一帶有句民諺:“度夏一個節,送夏七月七。”入夏時,新出嫁的女兒要去孃家度“夏涼”。小住一段日子後在秋涼時回夫家,叫做“送夏”,這樣做,是怕王母娘娘看到新婚夫婦的幸福生活後強迫他們分開。

星  期: 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爲星期。王勃的《七夕賦》“佇靈匹於星期,眷神姿於月夕”把星期與月夕相提並論,點出了一年四季中與親情、與愛情相關的最美好、也最悽楚動人的兩個夜晚。大約正因如此吧,後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