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谷

位置:首頁 > 世界之窗 > 資訊

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各地區的春節風俗瀏覽

資訊1.94W

導語:春節的風俗有哪些?這想必大家都知道,雖然各個地區有不同的風俗,但是一般來說放鞭炮,貼春聯,吃團圓飯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各地區都有春節的特色風俗。因此我們今天列舉了一些各地區的春節風俗瀏覽,感興趣的朋友們就過來看看吧!

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各地區的春節風俗瀏覽

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各地區的春節風俗瀏覽

買年貨、貼春聯、剪窗花、掛年畫、年夜飯、壓歲錢、守歲、吃餃子、吃湯圓、放鞭炮、看春晚、拜年、貼福字、逛廟會、扭秧歌、踩高蹺、舞獅子、換桃符等等。

 全國各地春節習俗

 北京春節的習俗

除一般年俗外,廟會也爲舊時北京過年的主要習俗,是真正活着的民俗,很多學者將廟會稱爲“中國人自己的狂歡節”。人們熟悉的廟會如“廠甸”、“五顯財神廟”(初二至十六)、“東嶽廟”(初一至十五)、“白雲觀”(初一至十九)等,都是有名的廟會,最富有北京過年的特色。

陝西春節的習俗

陝西安康的民俗風情極其複雜,既有歷史的沉澱,也有地域的關聯;既有民族淵源,也有宗教的影響和浸潤;既有神祕色彩,又有實用價值。安康人從初一到初十,都有以觀看天氣來預側收成的習俗。相傳安康人認爲每天的天氣都有預示,初一觀雞,初二觀狗,初三觀羊,初四觀豬,初五觀牛,初六觀馬,初七觀人,初八觀谷(莊稼),初九觀果(果樹),初十觀菜。俗稱“新春十日晴,豐年樂太平;新春十日陰,穀米貴如金”。

臺灣春節的習俗

臺灣的春節活動一般從農曆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開始,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上元節)結束,歷時整整戶個月,纔算全部結束。整個春節活動分爲兩段:一爲年前,以除夕夜最爲重要;一爲年後,以大年初一及元宵節最爲重要。

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各地區的春節風俗瀏覽 第2張

春節習俗

 潮汕春節的習俗

春節期間,潮汕獨有的特色民俗活動就是“損春盛”

(春盛,一種分成三四層的,有蓋子的竹編禮籃,通常是成對使用,所以也叫“擔春盛”)。送壓歲錢更是潮汕人過春節中最重要的一項活動,當長輩要分錢給後輩時,已經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以示回敬。大年初一早上,潮汕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家人相互拜年,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吃過早飯後,人們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祝賀。潮汕有諺語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意思是,拜年的時間越早就越能體現其誠意。

中國旅居海外的華人至今約有3000萬人,他們散居在世界120個國家和地區,幾乎遍佈全球。海外華人帶着對祖國的一往情深,把春節的喜和福帶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新加坡春節的習俗

新加坡華人過春節,仍舊保留着一些特有的風俗習慣,比如,家家都要蒸年糕、貼春聯、逛花市,除夕之夜全家人吃團圓飯等。拜年時,每個人手裏一定拿着一個精緻的小紙袋,裏面裝着兩粒柑橘作爲賀年禮,兩粒柑橘象徵着“大吉大利”、“兩粒黃金”和“好事成雙”等多重意思。

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各地區的春節風俗瀏覽 第3張

春節習俗

壯族春節習俗

子時一到(解放前鄉村沒有記時標誌,有的以星象爲準,有的以雞鳴爲號),人們立即焚香點燭,在神臺上供滿了豬肉、整雞、棕子、湯圓、米酒等祭品。孩子們則燃放鞭炮,夜色朦朧的山村裏到處閃耀着火花,飛戮着火星,景色十分迷人。響聲在山谷中此起彼伏,連成一片。人們在這不絕於耳的響聲中,暫時忘卻過去一年的奔波操勞,和神一起沐浴在節日的氣氛裏。有不少地方的壯族婦女馬上提着水甕或竹筒到泉眼、河邊打11新水方,討個吉利。男人則提着燈籠奔向廟社燒香化紙。誰第一次出門歸來,手裏總折些青枝綠葉,擂在門口,象徵大吉大利和驅邪。有的地方把大門洞開,一家人聚集在院子裏朝東方拜揖,祝福“東方大利,一年萬利,今年更比去年好!”

苗族春節的風俗

苗家本來過“苗年”,後來受漢族影響,逐漸以春節代表“苗年”、節口期間,苗家慣以鳴槍、放鞭炮表示慶祝,據認爲此舉可以驅除邪惡,保佑新年吉祥安康。通常各村寨都舉行“踩鼓”、“跳蘆笙”、賽馬、鬥牛、“遊方”等文體活動。

除夕下午,苗寨各戶人家都要砍樹做“保年竿”。材料是苗山上特有的欖籬笆樹,砍成一米五左右。每間隔寸許就左右削皮,成對稱荊條針狀。頂端破開,夾一片水菖蒲葉和三張烏泡葉。然後,圍着住宅四周,每隔五尺左右插一根。據認爲,它可以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度過春節,起到驅邪逐穢的作用。

苗家俗信觀念認爲,家中的牛、羊、豬、拘、雞等動物及果樹都和人一樣是家庭成員,它們的興衰與人的家庭活動有緊密聯繫,因而人們過年,這些動植物也要與人共享快樂。

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各地區的春節風俗瀏覽 第4張

春節習俗

 赫哲族春節習俗

春節是赫哲族最爲喜慶的日子,大人們在春節前十幾天就開始忙活起來,殺豬、炒魚毛、炸麪食、蒸饅頭,忙得熱火朝天。人們開始吃好的穿好的,尤其是孩子們,兜裏揣滿糖果開始盡情地玩耍,大人們也不像平日那樣嚴格約束了。男孩子們多玩捉迷藏、滑雪、滑冰等,女孩子們則玩翻花繩、老鷹捉小雞,年輕婦女多玩狍子腿上的“嘎拉哈”。

早年除夕晚上全家要給火神磕頭,請火神保佑在新年裏豐收,多打野物多捕魚,還要保護小孩平安幸福吉祥。早年春節最好吃的也只能是小米燉魚的“和和飯”,新中國成立之後就可吃大米飯、白饅頭和餃子。人們喜氣洋洋,貼對聯、放鞭炮。

阿昌族春節習俗

阿昌族過年,即過春節。時間與漢族春節相同,活動內容帶有濃重的民族特色。阿昌族臘月下旬就進入春節的籌備階段,開始置辦年貨,舂粑粑、餌絲;和田泥找平地面,刷牆和竈臺,搞大掃除,清掃房頂、巷道,清洗家堂的花瓶和香爐;釀甜白酒,殺年豬、醃臘肉、灌血腸等。

正月初一子夜時分,村中童男結隊到各家各戶“開財門”送吉利,不同寨子開財門吟誦的財門詞各不相同,下面是戶撒曼令寨的財門詞:開財門,財門大大開,金銀財寶滾進來,滾進不滾出,金子銀子堆滿屋,左手開門金雞叫,右手開門送財來,送財來得早又早,今年比去年好。前門進珍珠,後門進瑪瑙,瑪瑙珍珠一起進,榮華富貴享到老。欲瞭解更多春節資訊,點擊》》》春節的來歷